影音/動員逾500人次及各型機具日夜趕工 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提前5日通車

記者范振和、陳木隆∕花蓮報導
台9線馬太鞍溪橋被堰塞湖潰壩洪流沖毀,造成交通中斷,必需改道增加20公里的路程通行,公路局及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依照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指示,動員超過500人次及各種大型機具日夜趕工鋪設完成涵管便道,並於10月10日下午3時通車,比原訂目標提前5日。
公路局說明,東區養護分局連日來全力動員,克服河川水位及水量不斷變動的施工環境,數度完成水路改道及三道涵管埋設,各種大型機具輪番進場,並與相關單位積極協調配合下,順利提前開放通車,大幅紓解斷橋造成的不便,也讓救災與鄉親的通行更為順利。
公路局表示,馬太鞍溪橋的交通採三階段復建,第一階段的涵管便道通車目標已經完成,第二階段鋼便橋將於10月15日進場施工,預計115年1月底前完成。長期的正式橋樑重建方案,已辦理設計工作115年底前先完成北上線永久橋樑供雙向通行,並以116年全橋改建完成為目標。
涵管便道採南下、北上分離方式設置,利用現有市區道路單向行駛。河中涵管便道寬度6公尺,南下線位於原橋上游約240公尺處、北上線位於原橋下游約35~90公尺。南下線入口為台9線231k+724,出口233k+047,北上線入口233k+423,出口231k+724,限5噸以下小型車通行。通車初期先開放小型車及搶救災車輛通行,後續再視通車情形滾動檢討逐步放寬。
東區分局再次提醒,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目前僅限5噸以下小型車(含自行車、行人)及救災車輛通行,其餘車種請行駛「台11線」及「台30線」替代路線分流如下:
一、花蓮↔台東:以台9線、台11線(經花蓮大橋)為主要路線。
二、花蓮↔瑞穗、玉里、富里:台9線-台11線-台30線-台9線。
推薦閱讀:
- 記者:新頭條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