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機敏論文」將強化管制 增加考試委員審核、延後公開最多5年

台灣政府「保密防諜」的措施將從大學就開始強化,教育部近日行文全國各大專校院,說明自114學年度(今年8月)起,若論文中涉及機密、專利或依法不得揭露的事項,碩博士生將必須在學位考試前,就先提出延後公開的申請,並由最少3名考試委員共同審核通過;而延後公開最長可至5年,但可逐次續辦延期申請。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陳浩指出,對於論文延後公開的規定,各大專院校的規範都不一致,有的學校僅要求由指導教授單獨審核即可,有的學校甚至讓學生自行勾選,整體程序相當鬆散。
為了確保論文的保密審查過程嚴謹且統一標準,教育部修訂相關規範,統一明訂若論文要延後公開,將必須由多位學位考試委員共同審核並簽章確認,且須在學位考試階段完成申請;而新制度也明確規範「最長5年、逐次申請」原則,申請時須檢附佐證資料,如專利申請案號或相關文件,以利後續審查。
另外,依據《學位授予法》規定,碩博士論文、書面報告、技術報告或專業實務報告,原則上都應送存國家圖書館,供民眾閱覽紙本或透過專用設備查詢電子檔。不過,如內容涉及機密、專利或依法不得公開,並經學校認定者,則可免予提供或在一定期限內暫緩公開。
(熱門點閱:軍中禁酒令將鬆綁? 國防部證實研議中:比照美軍模式開放)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依《學位授予法》規定,國圖負責典藏及提供學位論文閱覽。為提升服務品質,今年已啟動「新世代論文系統」規劃與建置工程,優化系統功能。全國各校112學年度已完成送存電子全文論文總計逾5.9萬件,其中近年可公開閱覽的約5.4萬件,占比超過9成,目前已有超過3.1萬件可立即開放查閱。(責任編輯:呂品逸)
- 記者:上報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