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失業率3.4%創9個月來新高 主計總處分析是這原因

主計總處今天(22日)公布最新統計,7月失業率為3.4%,創下近9個月來的新高,不過仍維持25年來同月最低紀錄;與6月相比,上升0.04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的數據顯示,7月失業率為3.33%,較上月微幅下降0.01個百分點。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因畢業生陸續投入勞動市場,帶來季節性波動,使失業率小幅上揚。她強調,「對等關稅8月上旬生效,對7月就業情勢影響有限,目前勞動市場穩定,但減班休息人數緩慢增加。」
從就業情況來看,7月就業人數達1163.8萬人,較6月增加2.1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7萬人;1至7月平均就業人數為1161.7萬人,年增3.2萬人。至於失業人口,7月共有40.9萬人,月增5千人,其中初次尋職者增加4千人,主要是因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投入求職行列。
進一步依年齡區分,7月15至19歲族群失業率為9.89%,20至24歲為11.91%,這些多屬初次尋職者,正處於適應職場的階段,加上畢業季效應,失業率偏高;隨著就業逐漸穩定,失業率逐步下降,25至29歲為%(原文缺數字)、30至34歲則為3.44%。
此外,在勞動力低度運用指標方面,7月4週失業人數為41.4萬人,較上月增加3千人,但比去年同期減少4千人;工時不足的就業人口為11.7萬人,月增6千人、年減2千人;潛在勞動力則為13.6萬人,月增5千人、年減1萬人。(責任編輯:殷偵維)
(延伸閱讀:明年國防預算9495億 賴清德:2030年前達成GDP 5%目標)
- 記者:上報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