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李芳林局長|「風起再生・農聚台南」金牌農村的榮耀與永續藍圖
台南市非常重視城鄉發展,數年來積極輔導農村社區活化再生,協助農村參與三年一次的國家級盛事「金牌農村競賽」,這項競賽源自 1961 年盛行至今的德國農村競賽(Dorfwettbewerb),各地農村社區藉著展現專屬於自己的特色、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未來性,成為各國翻轉農村的典範。而台灣的「金牌農村競賽」也著重農村在生產、生活及生態上的應用與創造,凝聚在地居民共識、攜手合作的氛圍更是散發出台灣人被津津樂道的「人情味」。
前幾年因疫情影響使得國內旅遊受到重視,順勢加速農村社區發展,也讓 2024 年第三屆的金牌農村競爭格外激烈,台灣共計 974 個農村參賽,經歷書面、現地審查、評審小組討論等一年多的過程,才決定出金銀銅等 22 個獎項得主;最終台南市的白河區「草店社區」與善化區「溪美社區」入圍全國決賽,後壁區的「頂長社區」成最大贏家,榮獲銅牌入袋,成果豐碩亮眼。
從颱風災情中重新站起 「菁寮老街」成果展看見金牌農村的韌性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過往每年都會辦理農村再生成果展,但今年特別選定在後壁以《無米樂》、《俗女養成記》聞名的景點「菁寮老街」舉行,其實背後有著動人原因。
農業局長李芳林說,後壁區擁有「台灣米倉」的美譽,頂長社區更以「米樂生活圈」為主題獲得金牌農村銅牌獎。但今年 7 月台南受到丹娜絲颱風侵襲,災情嚴重,「後壁區雖然也受影響,但災後復原速度相當快,充分展現出農村社區的韌性。因此這次成果展我們特別以『風起再生 農聚台南』命名,希望藉由辦在後壁菁寮老街,將人潮帶入台南金牌農村。」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前排左五)、農業局局長李芳林(左六)等貴賓出席「風起再生 農聚臺南」開幕活動。圖片來源|欣傳媒
台南市農業局局長李芳林。圖片來源|欣傳媒
頂長社區「三生」均衡發展、團隊默契受到肯定
對於後壁頂長社區能從近千個農村中獲得評審青睞,李芳林局長認為,成功的農村發展須涵蓋生活、生態、生產三個面向的特色,而頂長社區的成功仰賴於多方的協作。
局長透露,頂長社區參賽的人很用心,「例如在台北市西門紅樓進行第一階段初審時,米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美雪、無米樂社區前理事長黃正雄、俗女村吳翊榛、後壁區農會總幹事林怡歆四個人穿著頂長宋江陣衣服及道具出席,除了合作無間報告社區的生活、生產、生態、青年及未來,還排練了一段拍面宋江陣演出,當場震撼西門紅樓舞台,讓委員們留下深刻印象!」局長強調,能有這樣的準備,也是透過長期的地方協力的結果。
頂長社區長短樹永安堂的拍面宋江陣是傳承 150 年的文化。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由下而上的培根訓練扎根 協助農村參加金牌農村競賽
而台南市農業局是如何協助農村參加金牌農村競賽的呢?李局長解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從培根計畫的訓練開始,培訓時當然我們會邀請很多講師講來指導大家,讓他們先體驗『我們自己有什麼?』了解當地的生產狀態之後,再進一步思考社區的人要『怎麼去生活』。唯有通過培訓,成為農村再生社區,才有資格站上參加全國金牌農村競賽的起跑線。」
所謂的「培根計畫」,指的是在地扎根、培植在地人才,引導農村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發展規劃與環境營造,逐步邁向自立自主的一項長期訓練。
「進入競賽準備期後,農業局則會透過農村再生執行計畫,引導社區進行軟硬體建設,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從旁協助,讓社區更有信心迎接挑戰。」局長補充說道。
台南市農業局用心協助各地農村再生,從左至右分別為台南市農業局農地管理工程科股長江志文、台南市農業局長李芳林、台南市農業局農地管理工程科科長黃炳耀。圖片來源|欣傳媒
農再、胡麻、金牌農村三大計畫 循序漸進讓農村走向永續
這次成果嘉年華同時也展現了「農村再生執行計畫」、「農村總合發展計畫—胡麻產業」以及「金牌農村推廣計畫」這三大計畫的成果,李局長表示,這三個計畫是有順序串聯起來的。
「農村再生執行計畫」著重於社區願景的規劃,局長解釋:「要讓社區居民描繪出這個地方的願景,願景成形後才能提出計畫,整個社區必須意志堅定地來實踐結果。」而「農村總合發展計畫」(胡麻產業)是市府的提案規劃,台南市是全國胡麻的主要產地,但「它還是在國內需求的5%而已,」因此市府希望推動胡麻二號,利用機械採收提高產值,「我們認為如果透過胡麻,或許可以把這個產業再凝聚、發揚起來。」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左五)與台南市農業局長李芳林(左六)至胡麻攤位參觀。圖片來源|欣傳媒
最後,「金牌農村推廣計畫」則希望讓金牌農村這塊招牌,成為帶動農村社區永續發展的齒輪。
其實,台南市農村從第一屆全國競賽的銀牌(四安社區)、第二屆銅牌(無米樂社區),到第三屆銅牌(頂長社區),在越來越多社區加入競爭的情況下,仍能維持銅牌獎項,相當不容易。局長表示,台南市的山區、海岸、平原都有潛力社區存在,「市政府會持續不斷給予支持,提升地方農村實力參加第四屆的競賽。看到農村社區自主、團結,且獲得佳績,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市府站在輔導方,也倍感欣慰。」他露出微笑。
李局長說:「我們希望從金牌農村開始,讓大家對於農村的印象,可以從傳統農業轉型為具文化及觀光價值的產業。」
推廣農村遊程 關鍵在於提升「體驗」價值
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親身體驗金牌農村的魅力,台南市政府特別規劃將這些優質農村分為「春夏」及「秋冬」2 路線規劃行程,三條遊程名稱分別為『米香有約,「稻」後壁旅行!』、「田園到漁村.雙饗風味行」及「蓮香藝遊.文化漫旅!」,分別串聯後壁區頂長社區、無米樂社區、白河區草店社區、善化區溪美社區、官田區大崎社區、北門區蘆竹溝社區等6個社區,並上架到雄獅旅遊,讓旅客也能輕鬆走進得獎社區,體驗深度農村小旅行。李局長說,農村社區必須提高「體驗」的價值,讓遊客真正「動手做」,才能有所收獲。
他強調,獲獎區域已成為台南農村旅遊的黃金地帶,並熱情呼籲:「希望旅客能去我們這些地區好好旅遊,體驗傳統農村的特色,以及最棒的是-享受那份悠閒的生活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欣傳媒XINMEDIA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欣傳媒XINMEDIA
- 記者:林芳如
- 更多旅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