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奉化 兩蔣故鄉與佛教名山

▲蔣氏故居 豐鎬房-蔣中正幼時生活的地方
奉化地區地靈人傑,是五代後梁時期布袋和尚的出生、出家、得道圓寂之地,也被稱為「彌勒聖地」;宋代有以「梅妻鶴子」著稱的林逋;元代有「江南夫子」的詩壇名家戴表元;近現代有蔣中正、蔣經國父子、中國奧運之父王正延等。區內的溪口─滕頭景區更是寧波首個5A級景區,其中蔣氏故居和雪竇寺都是寧波必訪之處。
蔣氏故居 – 民國文化第一鎮
20世紀上半葉,相繼從奉化溪口鎮走出去的蔣中正、蔣經國父子,他們都成為影響近代歷史大格具的人物之一。時至今日,溪口依然保留著22處蔣氏史蹟,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蔣氏父子祖居「豐鎬房」、蔣中正的出生地「玉泰鹽鋪」、蔣經國舊居「小洋房」等八個文保點,這些地方還在2008年時被中國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重要涉台文物。
溪口鎮內還有許多保存完整、各具歷史文化價值的民國建築和傳統村落,其中武嶺學校建築群還被浙江省文物專家認定為全省民國時期中小學校的經典之作。

▲蔣氏故里的三里長街
蔣氏故居參觀路線推薦
武嶺門→文昌閣→小洋房→武嶺學校→蔣氏宗祠→豐鎬房→玉泰鹽鋪
武嶺門
武嶺城門原址為武嶺庵,1930年蔣中正拆除舊庵,在此興建了一座武關式城樓,以壯溪口古鎮門面。此門被稱作武嶺,雄踞古鎮出入要道,遠可眺四明山水,近可觀三里熙攘繁華。城門門額兩面都鐫有「武嶺」題字,正面由國民黨元老、書法名家于右任手書,背面由蔣中正親題。

文昌閣
位於武山南端高處的文昌閣,建於清雍正9年(1731),因當時供奉魁星,又稱「魁閣」。1924年時蔣中正見其傾斜,於是請哥哥蔣介卿招集工人重建,後來成為蔣中正和宋美齡聯姻後回溪口時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這棟建築在1939年時被日軍轟炸夷為平地,直到1987年才按原樣重建。

▲蔣宋夫婦的臥室內有很多鏡子,據說是用來多角度觀察防暗殺

▲文昌閣是蔣中正和宋美齡聯姻後回溪口時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
小洋房
建於1930年,又稱「剡溪小築」、「涵齋」,前臨剡溪後靠武山,由於當時所用的石灰和水泥都被稱為「洋灰」,因此稱為「小洋房」,是蔣經國1937年從蘇聯留學回來後其一家三口的居所。

▲小洋房是蔣經國留學回來後的住處

▲蔣經國的書房
>以血洗血碑
1939年12月12日,侵華日軍戰機轟炸溪口,蔣經國生母毛福梅在豐鎬房後門遇難。蔣經國從江西連夜趕回為母親奔喪,揮淚手書「以血洗血」四字豎碑,立誓要報仇雪恨。後日軍佔領溪口時將原碑搗毀,現存的此碑為溪口光復後,蔣經國命人重新複製。

武嶺學校
1929年,蔣中正遵照母親遺囑,在武山西麓創辦了武嶺學校,占地約7萬平方公尺,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教育設施一應具全。學校的大禮堂曾是蔣氏家族和民國人士的重要活動場所,2樓兼作軍政要員來溪口辦事的招待所。武嶺學校曾在1949年解散,到了1983年又復校,改稱「武嶺中學」,現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起學校舊址的11幢歷史建築,被改造成國家三級博物館「溪口博物館」,一間間舊教室成了展示文物的空間。

▲武嶺學校現在被改造為博物館,展示蔣家和奉化當地的文物資料

▲蔣中正題武嶺學校奠基碑

▲學校內廣場,蔣中正一家三口看兒童嬉戲之雕塑
蔣氏宗祠
溪口蔣姓的宗祠,供奉蔣家自元末遷居溪口後的歷代祖先靈位,是蔣氏祭祖、慶典、婚嫁、治喪等主要場所。

豐鎬房
蔣中正幼時生活的地方,占地4,800平方公尺,其中大門、素居、報本堂和獨立小樓是原有的清代建築,其餘都是後來所擴建。蔣中正父親蔣肅庵過世後,兄弟分家,哥哥蔣介卿得重建後的玉泰鹽鋪,蔣中正和弟弟蔣瑞青得豐鎬房,但蔣瑞青早夭,因此豐鎬房歸蔣中正獨有。
豐鎬房富有江南舊式世家府第的特色,前廳門額「素居」,樓上設有佛堂,是蔣中正離婚不離家的元配毛福梅誦經處。後堂「報本堂」為三間高頂平屋,這裡是蔣家敬天祭祖之地,神龕內供奉蔣中正曾祖以下四代神位牌,毛福梅和宋美齡分別居住在報本堂左西廂房和右東廂房樓上。
「報本堂」堂額由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所題,柱聯為沙孟海所撰、蔣中正手書,走廊上首有「寓理帥氣」橫匾,是1949年4月15日蔣中正為長子蔣經國四十生辰所題。

▲素居樓上的佛堂是毛福梅的誦經處

▲保本堂為蔣家祭祖之處,走廊上首的「寓理帥氣」橫匾是蔣中正為兒子蔣經國40歲生日所題
玉泰鹽鋪
西口三里長街武嶺路中段,1871年蔣中正祖父蔣玉表在此開設商鋪,商號「玉泰鹽鋪」,建築分前後兩棟,1887年10月31日,蔣中正在前棟樓上東首房間內出生,祖父為其取乳明「瑞元」。
蔣中正出生後,鹽鋪曾兩次失火,又遭白蟻腐蝕。1948年,蔣中正按原狀重建了玉泰鹽鋪,完整保留了當年鹽鋪的商號和交易用物件、蔣中正出生時的床和相關場景,大門西側牆界刻著蔣中正題寫的「玉泰鹽鋪元址」六字。

▲泰鹽鋪還原場景,保留了當年鹽鋪的商號和交易用

▲泰鹽鋪還原場景,保留了當年鹽鋪的商號和交易用

▲蔣中正出生的房間
蔣氏故居 Info
- 地址/奉化區溪口鎮武嶺路
- 開放時間/5→9月8:00→17:30;10→4月8:30→17:00
- 門票/¥120
雪竇山 –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
雪竇山峰巒起伏、瀑泉橫飛,唐代之前稱「瀑布山」,是四明山支脈的最高峰,唐宋起便是中國東南的一處遊覽勝地。「四名三千里,朝起赤壁霞。日出紅光散,分輝照雪崖。」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為雪竇山留下膾炙人口的名句,這裡也是宋仁宗在夢中所見的「應夢名山」。全山擁有千丈岩、三隱潭和徐鳧岩三處大瀑布,北端有「第二廬山」之譽的商量崗,中部有摩天的妙高臺,南翼有碧水千頃亭下湖,都是浙東罕見的避暑勝地。
雪竇山也是中國佛教的五大名山之一,遠在晉代,雪竇山就有比丘尼結廬山頂,唐宋之際雪竇禪寺成為中國禪宗傳播中心之一。五代時期奉化僧人布袋和尚常上雪竇山說法布道,在他圓寂後,雪竇禪寺被信眾奉為「彌勒道場」。雪竇禪寺在南宋列入全國禪「五山十剎」,明代躋身「天下禪宗十剎」,民國增列為「五大佛教名山」。2008年全球最高的露天彌勒大佛落成開光,雪竇山也漸成為中華彌勒的朝聖中心。
- 地址/奉化區溪口鎮雪竇山
- 開放時間/5→9月8:00→17:00;10→4月8:30→16:30
- 門票/¥150
雪竇寺 – 全球最高露天彌勒大佛
位於雪竇山心,開山於西晉元康元年(291),北宋真宗賜名「雪竇資聖禪寺」,為天下禪宗十剎之一。2008年11月8日,高達56.74公尺的露天彌勒大佛銅像在此落成開光,堪稱當代佛教文化的傳世精品,也讓雪竇山成為中國中華彌勒的朝聖中心。

▲全球最大的露天坐姿彌勒佛像,高達56.74公尺
從大佛下方的題字可看到這尊露天彌勒大佛又名「人間彌勒」,是由台灣佛光山星雲大師所題寫,由五百多噸錫青銅鑄成,是全球最大的露天坐姿彌勒銅像。佛像寬大額頭表示智慧無量;慈悲佛演表示慈心無盡;雙耳垂肩寓意長命富貴;笑容可掬表示施樂人間;袒腹露肩表示真誠寬厚;大腹便便海量包容;左手握布袋寓意提起責任、放下自我及煩惱;右手提佛珠表示把握未來乾坤;右腳曲立表示行動就在當下;腳趾上鑲有「慈悲智願行」,信眾和遊客可以登上蓮台「抱佛腳」來親近佛身。
- 地址/奉化區溪口鎮雪竇山風景區內
- 開放時間/8:00→16:30
- 門票/¥40(若要登上大佛需另外再加購香花券¥20)

▲來到雪竇寺一定要登上大佛來「抱佛腳」

▲雪竇寺是江南最盛彌勒道場
撰文、攝影:胡祐瑋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07期(2023年11月號)
- 記者:TO'GO泛遊情報
- 更多旅遊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