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在黑暗中重生!台北個展以影像與文字 傾聽被消音的靈魂

在黑暗與沉默之間,藝術家李紫彤以錄像與參與式創作,為那些被歷史忽略的生命留下數位回聲。她不只是創作者,更是「迎靈者」。李紫彤用影像、聲音與語言,重新定義「失真」的意義。踏入《力求失真的嗓音》的展場,觀者首先會被厚實的黑布所包圍。那是一道界線——隔絕日常的喧囂,也象徵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儀式。展場入口放置著一組課桌椅與筆記本,書頁上是李紫彤對語言、記憶與時間的書寫,為整個展覽鋪陳了思考的開端。當穿過黑幕進入展間,觀者不再只是旁觀者,而像被邀請參與一場靈魂的告白。

錄像與重生:〈時差書寫〉與〈迎靈者〉的雙重對話
展覽以兩個核心作品構成——錄像作品〈時差書寫〉與參與式藝術計畫〈迎靈者〉。
〈時差書寫〉長達七十多分鐘,記錄了原住民酷兒女性群體在政治與文化夾縫中的真實生命。李紫彤以影像為筆,書寫性別與族群的交疊經驗,讓觀者面對台灣國族認同中被壓抑的聲音。
〈迎靈者〉則延續這樣的社會觀照,邀集橫跨台灣、韓國、烏克蘭、匈牙利、哥倫比亞與美國等多位受迫亡靈的故事。透過影像、社群貼文與錄音,藝術家讓這些靈魂在數位世界中再度被「迎回」,以文字與聲音完成重生。


藝術臥底:田野與身體的模糊界線
李紫彤將自身定位為「藝術臥底」,不同於傳統的人類學田野研究者,她在創作中選擇不劃清學術與情感的邊界。在她的影像與筆記裡,創作者與受訪者的界線是模糊的,她以同理、投入與共感的姿態,參與邊緣族群的生命歷史。這種「失真」的姿態,恰恰構成了展覽的核心精神——因為唯有在真實與虛構交疊之處,藝術才得以捕捉到更深層的現實。

在失真中聽見真相:觀展的思辨之旅
《力求失真的嗓音》是一場作者與觀者之間的深層次對話。期望透過展覽讓觀者穿越不同語言與文化背景的聲音檔案,在失真的錄音與模糊影像中,聽見被壓抑的真實。展場裡沒有鮮豔的色彩,只有低沉、緩慢、近乎祈禱的節奏——那是藝術家用影像記憶所搭建的精神空間。這場展覽邀請每一位觀者在「觀看」之外,嘗試「傾聽」:傾聽歷史的靜默、傾聽他人的呼吸,也傾聽自己心中那個被世界忽略的聲音。

【李紫彤個展—力求失真的嗓音】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11月16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
門票資訊:50/人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台北花季情報│雨農國小&陽明醫院粉紅美人樹花開浪漫登場
延伸閱讀//書寫再定義!台北"雙鉤廓填"以古為鏡 映照當代藝術內在結構
圖片來源:IG@dust._journey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加入台灣旅行趣ShareLife官方LINE生活圈享優惠:https://bit.ly/2JXDPGv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台灣旅行趣 taiwan.sharelife.tw」
- 記者:台灣旅行趣
- 更多旅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