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眾瘋搶「菌中之王」雞樅菌!每公斤上看7千元

[周刊王CTWANT] 2025年盛夏,一場追逐「菌中之王」的熱潮正席捲中國大陸。在浙江杭州的深山裡,凌晨3點的手電筒光束交錯閃爍,數百名「挖菌人」彎腰撥開松針,只為尋找剛破土而出的雞樅菌(Macrolepiota albuminosa)。
據《深港在線》的報導,這種被稱為「菌中頂流」的珍饈,5月上市時曾飆出每公斤1800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7375元)的天價,即便進入7月產季,杭州清平市場的批發價仍穩居每斤200至300元高位。
與此同時,雲南香格里拉的松茸交易市場內,直徑超過8公分的頂級雞樅菌以每公斤2000元的價格空運日本,成為高端料理店爭搶的鎮店之寶。
雞樅菌由菌絲體和子實體組成。菌絲濃密、潔白,匍匐型。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寬3至23.5cm。菌肉白色,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老層帶黃色,彎生或近離生,邊緣波狀;菌柄較粗壯,內實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細長假根,擔孢子橢圓形,一端稍漸尖、透明、光滑。
雞樅菌廣泛分佈在中國南方、東南亞、非洲等區域; 其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 自然條件下,白蟻巢體中的有機物為菌絲體的生長提供營養來源。主要生長在海拔1000至3000公尺的山區,常見於針闊葉林中地上、荒地上、玉米田中等;主要在夏季和秋季生長,一般6至10月為採摘季節。
另據《本草綱目》記載,雞樅菌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具有健脾和胃,療痔的功效,主治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精神疲乏、痔瘡。雞樅菌富含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蛋白質、脂肪等,可用來煮湯、燒菜等,其滋味鮮美,風味類似雞湯。
「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作家汪曾祺曾在《昆明食菌》裡寫道:「雞樅菌是菌中之王,味道鮮甜,比松茸還香。它的肉質肥厚,口感嫩滑,炒、燉、煮、烤都好吃,尤其是和雞肉一起燉,味道更好。」
這場野生蘑菇掀起的經濟熱潮,正重新定義中國農業的價值鏈。從潮濕的山林到都市的餐桌,從科研實驗室到電商直播間,稀缺性、科技與消費升級的博弈悄然展開。
在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實驗室裡,李峰教授的團隊透過顯微鏡揭開雞樅菌的神秘面紗,菌絲與白蟻腸道內的共生菌構築出精密網路,透過分泌費洛蒙操控白蟻的覓食路徑,確保菌群獲得穩定養分。「這種跨物種的共生關係,正是雞樅菌至今無法人工培育的關鍵。」
李峰警告,隨著城市化擴張與農藥使用,白蟻巢穴正以每年12%的速度消失,脆弱的生態鏈條一旦崩解,這份來自大自然的奢侈饋贈恐將成為絕響。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大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