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軌道衛星關鍵問答 中華電群星戰略強化台灣韌性

低軌衛星進入發射高峰期,與中軌、高軌衛星交織出一張無形堅實的通信之網,中華電信近年加快與國際衛星業者合作腳步,串起台灣唯一「高、中、低」多軌道群星網,為台灣網路韌性發揮關鍵角色,也加速衛星通訊走入生活場景。

根據衛星產業協會(SIA)2024年的報告,全球衛星產業產值已達到2850億美元,其中地面設備占了52.8%,衛星服務則占了38.7%,兩者合計成為衛星市場的主要收入來源。集邦科技預估,到2025年全球衛星市場的產值,將可望提升至3570億美元。

為什麼衛星通訊近年蓬勃發展?

衛星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背後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衛星發射成本大幅降低,SpaceX透過增加單支火箭能搭載的衛星數量,與回收重複使用助推器,讓單次發射成本大幅下降;衛星通訊價格降低,用戶終端也走向親民,以前只能用衛星打緊急電話,現在可以用衛星看YouTube。

第二,國際間多起重大事件,例如俄烏戰爭、南太平洋島國東加海底火山噴發,以及伊朗女權運動,都凸顯了數位韌性的必要性,而低軌衛星在這些情境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台灣也因為馬祖海纜雙斷事件,讓打造數位韌性成為國內迫切的需求。

什麼是多軌道衛星?高軌、中軌、低軌差在哪?

多軌道衛星指的是高軌道(同步)(GEO)、中軌道(MEO)與低軌道(LEO)衛星,各自擁有不同的特性。

高軌衛星位於地球上空約3萬6000公里,延遲性大約是540毫秒,全球覆蓋只需要大約3顆衛星,使用壽命可以達到12至15年,最大的優勢是信號穩定且壽命長,適合用於高穩定性的服務。

中軌衛星的高度在5000公里到2萬公里之間,延遲性則在125到540毫秒之間,全球需要大約20至30顆衛星才能覆蓋,使用年限約為7到12年,適合提供高速率且穩定性高的服務。

至於低軌衛星高度僅有500到2000公里,延遲性小於50毫秒,全球要部署數百至數千顆才能完整覆蓋,但它具有高速率、低延遲與強大韌性,使用年限則是3到5年,主要應用於強化網路韌性。

今年MWC衛星業者大展身手 業界掀整併潮

今年的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國際衛星業者擴大參展版圖,電信業者則積極布局非地面網路(NTN)市場,與衛星公司密切合作,多元衛星的布局成為未來發展主流;日本電信業者KDDI代理Starlink的服務,Docomo不但代理Starlink,也與亞馬遜旗下的Kuiper洽談合作計畫,展現出衛星通信正在全球快速滲透的趨勢。

由於高、中、低軌衛星各有不同的應用領域,近年來衛星業界掀起了一波整併潮。像是Eutelsat原為全球第3大通訊衛星營運商,合併全球低軌衛星二哥OneWeb;美國衛星寬頻服務供應商Viasat也併購英國衛星通訊業者Inmarsat;而盧森堡中軌道衛星營運商SES,也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營運商Intelsat宣布合併。

這些整併背後的盤算不僅是要擴大星系服務範圍,也是為了橫向整合服務內容,並且縱向串聯地面設備的策略聯盟,以便提供更完整的一站式衛星解決方案,大者恆大趨勢儼然成立。

多軌道衛星通訊走入哪些生活場景?

事實上,衛星通訊早已滲透到許多日常與產業應用中,包括智慧船舶通訊、飛機上的WiFi上網服務、衛星行動電話、電視即時轉播,甚至是災害時部署的緊急救援基地台。

以中華電信的實際案例來說,原本利用高軌衛星在海上傳輸資料時,下載速率僅有1.95Mbps,上傳速率則難以偵測;但導入低軌衛星後,原本需要花費20分鐘以上才能完成的檔案傳輸,如今縮短約5分鐘內就能完成,同時也能提供船舶GPS定位、即時船況監控、船員生理數據驗證、人流影像辨識及能源管理等多元應用。

而在2025年4月3日發生的花蓮強震中,中華電信運用OneWeb的低軌衛星,首次於災區提供救災通訊支援,當時透過空運,迅速將低軌衛星設備送抵受災嚴重的天祥地區,成為震後通訊恢復的重要後盾。

中華電如何布局,為台灣撐起韌性網路?

中華電信自1969年開始投入衛星服務領域,進行威廉波特少棒賽的實況轉播;1998年,中華電信發射了台灣第一顆自有同步軌道衛星ST-1,之後在2011年又發射第2顆ST-2。

在2013年與2016年,中華電分別代理了Thuraya及Inmarsat的衛星服務;2022年則代理了Garmin inReach的衛星通訊裝置,盼守護登山族,扮演對外求援時的救命稻草。

近年來,為了強化數位韌性,中華電信加快布局腳步。2023年與OneWeb簽署獨家代理協議,2024年則與盧森堡SES公司簽訂中軌衛星服務的台灣獨家合約。到了2025年,中華電與美國Astranis達成策略合作,引進第3代MicroGEO衛星,預計今年底發射,最快明年便能專屬提供台灣完整頻寬資源。

此外,亞馬遜旗下的Kuiper網路衛星系統也預計在明年6月上線並覆蓋台灣。目前中華電信正洽談代理獨家合作,同時也規劃在台灣設置地面站,進一步提升衛星通訊韌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