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全球墊底!「這縣市」卻逆勢成長 外媒揭露2現實原因

[周刊王CTWANT] 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越來越多年輕女性選擇不婚,成為全球最低生育率國家之一,號稱「台灣矽谷」的新竹卻逆勢出現小型嬰兒潮。
根據《Rest of World》報導,在新竹,科技公司提供的高薪與托育福利,讓養育多個孩子在經濟上變得可行,也是幫助生育率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代價是家庭中往往一方必須放棄職涯專心育兒,另一方則承受漫長工時壓力。
新竹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台灣長年面臨全球最低的生育率之一,政府歷屆推出從生育獎金到單身聯誼等措施,將其視為國安問題,但收效有限。唯一的例外是新竹科學園區,這裡聚集了台積電(TSMC)、聯發科(MediaTek)、聯電(UMC)等約600家科技公司,所生產的晶片是手機、人工智慧等產品的關鍵。
儘管台灣去年總和生育率僅0.89,許多幼兒園與小學被迫關閉,但新竹卻似乎不受影響,生育率長期維持在接近1。當地居民表示,學校出現爆滿現象,月子中心甚至需要「搶名額」。隨著年輕人才為工作遷入,新竹人口持續增長,去年科學園區雇用人數超過17.7萬,這種現象被學者稱為「科學園效應(HSP effect)」。
中央研究院人口學者楊文山指出:「這是因為有大量處於適婚適育年齡的高學歷青年移入。他們收入較高也更穩定,因此更傾向成家。」
對比之下,全球多地生育率都在下滑。美國去年生育率降至1.6的歷史新低,舊金山的新生兒數量比2019年減少19%。聯合國則預測,全球人口將於2050年達到97億後才可能逐步下降;但東亞是例外,人口數在未來數十年將持續萎縮。
在新竹,一到放學時間,校門口擠滿了接送的家長與奔跑的孩子,這種場景在台灣其他地區已愈來愈罕見。39歲的郭小姐在與任職於聯發科的丈夫結婚後搬來新竹,育有兩個女兒。她辭去行政工作,成為全職媽媽。她說:「在這裡,生兩個孩子很普遍,有些家庭甚至生三個。」
新竹是全台唯一14歲以下兒童人數多於老人者的地區,人口成長過快也讓托育基礎設施面臨壓力。市議員、前聯電工程師劉崇憲坦言,市府正不斷擴建校舍、增設班級以應付需求。
科技公司也主動出招。台積電曾在2023年公開表示,該公司員工貢獻了當年全台新生兒的1.8%。聯詠提供每名子女每月最高5000元新台幣的育兒津貼至6歲,一些公司則允許彈性或遠距工作,以減輕父母負擔。
薪資優勢同樣顯著。新竹科技業從業人員平均年薪約185萬元新台幣,是全台平均的三倍;資深台積電員工甚至可達500萬元。這讓許多家庭可以選擇一方專職工作、另一方專心照顧孩子,且多半沿襲傳統性別分工。
郭小姐坦言,丈夫工時長,家務與育兒幾乎全落在自己身上,許多母親笑稱「我們都像偽單親媽媽」。雖然剛辭職時曾覺得失去自我,但隨著時間過去,她逐漸接受現狀。「有時會懷念工作,但我們做了選擇,這就是我們決定要過的生活。」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