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調查民眾憂失智增高 南山尹崇堯:關注「指數連結型」保戶財務補償潛力

健康調查民眾憂失智增高 南山尹崇堯:關注「指數連結型」保戶財務補償潛力
南山人壽尹崇堯15日表示,不排除針對銀髮經濟的住宅式、日照式等需求提供機構型服務。(圖/李蕙璇攝)

[周刊王CTWANT] 南山人壽尹崇堯15日表示,在保障型保險商品的規劃上,團隊近期花費許多精力關注「指數連結型」的商品的潛力,對於未來在長壽風險上給予保戶的財務補償;同時,在與銀行、投信、證券業的策略聯盟、轉投資的機會,希望藉由這些合作可以提高保戶完整的財務資產管理的能力。

尹崇堯今天有首度透露將新成立一家子公司「健康管理服務」公司,定位是一個平台型提供合作的機會,就已經營五年多來的「健康守護圈」的延伸與經驗,已有50多家廠商合作,包含前端的健康促進、醫療照護、長照風險的部分,未來也透過獨立的子公司可以更有彈性的與廠商合作,提供專屬南山人壽保戶的一些方案之外,也不排除針對銀髮經濟的住宅式、日照式等機構的服務提供。

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15日發布《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調查發現,2025年失智症已躍升國人最擔憂的疾病之一,「睡不飽、吃不好」現象普遍,5成民眾曾受失眠困擾,且塑膠微粒充斥國人生活,超過4成年輕世代週週吃微波食品、喝瓶裝飲料。

財務準備方面,國人平均未來長照準備金需求達682萬元,現存缺口仍有329萬元,其中逾3成年輕世代對長照毫無準備。

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照顧罹患失智症的丈夫─前衛生署長林芳郁,倡議透過商業保險補強財務準備,並運用穿戴式裝置督促民眾日行7,500步,以延長健康餘命。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王署君則建議,應建立失智症的本土數據基礎,並以商業保險搭配健保制度支撐新藥應用,更要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與家庭支持系統,減輕照護者負擔。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是高齡醫學權威,提出五點建言,包括建立多元生活型態介入系統、實施系統性心血管風險管理、推動功能導向健康促進及精準評估、發展社區型支持照護網絡、導入成本效益導向的實施策略、建構保險業健康促進外溢機制。再再點出商業保險在強化失智預防及照護的重要性。

南山人壽連續二年追蹤「國人生活習慣趨勢」,發現國人的運動與睡眠習慣,表現與去年持平,依舊不愛動又晚睡,47%國人每週運動時數低於1小時;而晚睡又睡不飽的現象普遍,約4成受訪者半夜12點後才就寢,且28%睡不到5小時。

今年調查發現,高達50%國人曾失眠,且21%國人依靠助眠藥物;不只睡眠品質差,塑膠微粒更充斥民眾日常,又以年輕世代(18-30歲)最嚴重,42%年輕世代週週吃微波食品、43%週週喝瓶裝水,並有超過60%每週使用1-2次以上免洗餐具,反觀熟齡世代(51歲以上)近半數習慣自備餐具。

國人最擔憂的三種疾病,第一名是癌症,有75%的國人擔心罹癌,與《2024國人生活習慣趨勢大調查》的名次推持一樣;第二名是失智症,占比達67%,又以年輕世代的擔憂程度最高,對比2024年的調查,當時擔心自己失智的國人僅占44%,推估應是失智案例不斷增加,大眾對於失智症的了解日益加深;第三名為心血管疾病。

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聯盟合作整理醫學研究,針對國人擔憂的失智症,歸納出前期五病徵,即聽力變差、缺牙造成咀嚼不足、膽固醇血症(總膽固醇指數不正常)、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語速變慢。

南山人壽提出守護記憶五大行動,包括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健康飲食、良好社交、定期健康檢查。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