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大漲 外資對亞股停看聽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美股續創新高,但外資對亞股出現近高情怯,上週反而賣多買少,玉山投信指出,外資上週僅買超泰國與印尼股市,其他亞股全數遭資金淨流出,其中賣超台股15.52億美元最高,其次為南韓股市的5.93億美元,東協市場的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以及南亞的印度等則為小幅資金淨流出。
即使外資不買單,玉山投信表示,上週亞股表現仍舊亮眼,漲勢超過3%的市場有南韓的5.14%、印尼的4.5%、陸股的3.24%、泰國的3.08%,台灣、馬來西亞、印度也力守正報酬,僅有菲律賓下跌1.67%、越南下跌2.77%週線。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表示,美國CPI低於預期激勵美股創高,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0%,低於預期的3.1%,月增0.3%,同樣低於預期的0.4%;若進一步分析核心CPI,不論年增3.0%、月增0.2%皆雙雙低於市場預估。通膨數據低於預期,主要是房租與服務價格明顯降溫,這項數據進一步強化市場預期,即聯準會本週利率會議中將再次降息1碼。
黃相慈指出,本週美股也將迎接超級財報週重頭戲,科技7巨頭中將有5家公布財報,包括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蘋果等多家重量級科技巨頭財報發布輪番登場,若是財報結果與財測優於預期,全球股市勢必再向上創高。另外,市場也持續關注貿易情勢變化,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對中國關係再度釋出不確定訊號,傳出考慮對中國祭出更嚴格的美國軟體出口限制,與此同時,美國與印度據稱接近達成協議,將印度出口產品關稅由現行50%降至15%。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於本週在南韓會晤,川普上週表示,預期這場會晤將有助於美中達成「良好的貿易協議」,市場也再度聚焦美中雙方的角力。
歐洲方面,黃相慈說明,英國9月CPI年增率持平於3.8%,低於預期4%,月增率則是從0.3%下降至0%,亦低於預期,而核心CPI年增率降至3.5%;通膨數據低於預期,讓市場對於英國央行(BOE)年底前的降息預期升溫。
此外,黃相慈表示,歐盟通過第19輪對俄制裁,包括對液化天然氣的進口禁令,以及針對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的45家企業,其中有位於中國和香港的12家公司;針對該液化天然氣的禁令將採兩階段落地,包括短期合約自生效起6個月內終止,以及長期合約自2027年起全面禁運。
在科技股的帶動及對川習會的期待下,上週A股主要指數走高,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林哲宇指出,最新數據顯示,雖然中國第3季GDP成長4.8%,連續2季放緩,但比預期來的好,且增幅降至1年來最小。目前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有待化解,部分產業增勢減緩客觀上影響經濟增速回落。
至於陸股方面,林哲宇表示,滬深300指數形成多頭排列,帶量突破去年10月高點,預期4500點成為下檔支撐,上方壓力區會在2021第4季的4750點至4700整理區;從成交量來看,10月日均成交量約2.31兆人民幣,雖較9月略有下降,但明顯高於今年5月的1.21兆人民幣,顯示多頭格局仍存,各產業有序輪動也將使得市場結構更為健全。目前AI為代表的科技族群仍是市場主軸,加上人民幣升值趨勢,具備基本面支撐以及谷底改善之族群亦有反彈機會。
台股27日一度突破28000點大關,早盤最高觸及28196.33點,終場指數雖然未能站穩28000點之上,收在27993.63點,仍大漲461.37點,漲幅1.68%。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目前台股帶量多頭排列,且整體表現為有基之彈,受惠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熱絡,9月外銷訂單連八紅,達702.2億美元,不僅創單月新高,更是首次單月突破7百億,經濟部預估第四季受惠AI需求持續強勁,全年外銷接單有望突破2021年的最高紀錄。看好AI主流趨勢仍持續,而台灣正好是主要製造供應者,對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相關供應鏈需求不墜,加上第4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穩步成長。
另外,從晶圓龍頭大廠法說會釋出的訊息解讀,廖炳焜表示,晶圓龍頭大廠第4季財測隱含獲利持續增長,同時將資本支出上調至400億美元至420億美元,由於AI需求十分強勁,無論GPU、ASIC都需要其產能支援,未來可觀察2奈米量產進度是否順利。
廖炳焜分析,美股進入超級財報週,相關國際龍頭大廠的展望與營運表現,將牽動台廠相關供應鏈的表現,也將成為市場發展的風向球,若國際龍頭大廠如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蘋果等繳出亮眼成績單,有望成為持續推升台股多頭的有利支撐。
廖炳焜進一步說明,Meta正持續加碼人工智慧投資,以支撐其生成式產品和大型語言模型的運算需求,並與Alphabet及OpenAI等科技巨頭展開算力競賽,包括OpenAI、甲骨文及軟銀今年1月成立名為「星門(Stargate)」的合資公司,預計投資5000億美元於未來數年內建設多座資料中心,在在反映出AI仍為台股投資主流
在智慧型手機方面,廖炳焜指出,蘋果iPhone17系列新機需求旺盛,加上高盛最新報告表示交貨週期延長,市場對蘋果手機銷售預期升溫,帶動蘋果股價、以及亞洲供應鏈企業股價集體走強。根據調查,iPhone17系列在美中兩地開賣前10天銷量,較iPhone16同期成長14%,顯示基本款憑藉高性價比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關鍵因素,有利於台廠蘋果供應鏈。(自立電子報2025/10/27)
即使外資不買單,玉山投信表示,上週亞股表現仍舊亮眼,漲勢超過3%的市場有南韓的5.14%、印尼的4.5%、陸股的3.24%、泰國的3.08%,台灣、馬來西亞、印度也力守正報酬,僅有菲律賓下跌1.67%、越南下跌2.77%週線。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表示,美國CPI低於預期激勵美股創高,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0%,低於預期的3.1%,月增0.3%,同樣低於預期的0.4%;若進一步分析核心CPI,不論年增3.0%、月增0.2%皆雙雙低於市場預估。通膨數據低於預期,主要是房租與服務價格明顯降溫,這項數據進一步強化市場預期,即聯準會本週利率會議中將再次降息1碼。
黃相慈指出,本週美股也將迎接超級財報週重頭戲,科技7巨頭中將有5家公布財報,包括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蘋果等多家重量級科技巨頭財報發布輪番登場,若是財報結果與財測優於預期,全球股市勢必再向上創高。另外,市場也持續關注貿易情勢變化,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對中國關係再度釋出不確定訊號,傳出考慮對中國祭出更嚴格的美國軟體出口限制,與此同時,美國與印度據稱接近達成協議,將印度出口產品關稅由現行50%降至15%。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於本週在南韓會晤,川普上週表示,預期這場會晤將有助於美中達成「良好的貿易協議」,市場也再度聚焦美中雙方的角力。
歐洲方面,黃相慈說明,英國9月CPI年增率持平於3.8%,低於預期4%,月增率則是從0.3%下降至0%,亦低於預期,而核心CPI年增率降至3.5%;通膨數據低於預期,讓市場對於英國央行(BOE)年底前的降息預期升溫。
此外,黃相慈表示,歐盟通過第19輪對俄制裁,包括對液化天然氣的進口禁令,以及針對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的45家企業,其中有位於中國和香港的12家公司;針對該液化天然氣的禁令將採兩階段落地,包括短期合約自生效起6個月內終止,以及長期合約自2027年起全面禁運。
在科技股的帶動及對川習會的期待下,上週A股主要指數走高,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林哲宇指出,最新數據顯示,雖然中國第3季GDP成長4.8%,連續2季放緩,但比預期來的好,且增幅降至1年來最小。目前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有待化解,部分產業增勢減緩客觀上影響經濟增速回落。
至於陸股方面,林哲宇表示,滬深300指數形成多頭排列,帶量突破去年10月高點,預期4500點成為下檔支撐,上方壓力區會在2021第4季的4750點至4700整理區;從成交量來看,10月日均成交量約2.31兆人民幣,雖較9月略有下降,但明顯高於今年5月的1.21兆人民幣,顯示多頭格局仍存,各產業有序輪動也將使得市場結構更為健全。目前AI為代表的科技族群仍是市場主軸,加上人民幣升值趨勢,具備基本面支撐以及谷底改善之族群亦有反彈機會。
台股27日一度突破28000點大關,早盤最高觸及28196.33點,終場指數雖然未能站穩28000點之上,收在27993.63點,仍大漲461.37點,漲幅1.68%。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目前台股帶量多頭排列,且整體表現為有基之彈,受惠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熱絡,9月外銷訂單連八紅,達702.2億美元,不僅創單月新高,更是首次單月突破7百億,經濟部預估第四季受惠AI需求持續強勁,全年外銷接單有望突破2021年的最高紀錄。看好AI主流趨勢仍持續,而台灣正好是主要製造供應者,對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相關供應鏈需求不墜,加上第4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穩步成長。
另外,從晶圓龍頭大廠法說會釋出的訊息解讀,廖炳焜表示,晶圓龍頭大廠第4季財測隱含獲利持續增長,同時將資本支出上調至400億美元至420億美元,由於AI需求十分強勁,無論GPU、ASIC都需要其產能支援,未來可觀察2奈米量產進度是否順利。
廖炳焜分析,美股進入超級財報週,相關國際龍頭大廠的展望與營運表現,將牽動台廠相關供應鏈的表現,也將成為市場發展的風向球,若國際龍頭大廠如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蘋果等繳出亮眼成績單,有望成為持續推升台股多頭的有利支撐。
廖炳焜進一步說明,Meta正持續加碼人工智慧投資,以支撐其生成式產品和大型語言模型的運算需求,並與Alphabet及OpenAI等科技巨頭展開算力競賽,包括OpenAI、甲骨文及軟銀今年1月成立名為「星門(Stargate)」的合資公司,預計投資5000億美元於未來數年內建設多座資料中心,在在反映出AI仍為台股投資主流
在智慧型手機方面,廖炳焜指出,蘋果iPhone17系列新機需求旺盛,加上高盛最新報告表示交貨週期延長,市場對蘋果手機銷售預期升溫,帶動蘋果股價、以及亞洲供應鏈企業股價集體走強。根據調查,iPhone17系列在美中兩地開賣前10天銷量,較iPhone16同期成長14%,顯示基本款憑藉高性價比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關鍵因素,有利於台廠蘋果供應鏈。(自立電子報2025/10/27)
- 記者:自立晚報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