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頻創高散戶居高思危 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略降
台股持續創高,今早突破2萬8000點大關,不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公布的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卻微幅下降,原因是分項指標投資股票時機暴跌,拖累總指數。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說明,散戶居高思危的心態是關鍵。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今天發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3.96點,月減0.73點。CCI的6項分項指標中,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貨5項指標上升,僅投資股票時機下降。
至於中央大學與台灣房屋合作編列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10月調查為90.42點,月增1.48點,呈現止跌回升。
進一步觀察「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10月調查為36.52點,暴跌15.16點。吳大任說明,此指標下降,但不代表看壞股市,只是近期實在漲太多,散戶居高思危,而且問項是對「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看法」,民眾會認為,在高檔進場,未來半年獲利空間有限,因而覺得不是好時機。
吳大任補充,儘管投資股票時機大幅下跌,不宜解讀為民眾失去信心,因為當投資人有居高思危的想法,代表台股出現修正時,可能是進場好時機。
吳大任接著解釋,台股今天創新高有2大因素,第1是美國聯準會本週可望降息;第2,美中談判初步達成共識,台灣對中國出口大量零組件,供應鏈關係密切,如果美中可以和解,這對台灣是重大利多。
吳大任指出,川普這趟亞洲行,與東協國家關係有所改善,台灣與東南亞同樣經貿往來密切,目前國際情勢對台灣是往正面發展,這也顯現在台股表現。
短期而言,國際政經局勢不確定性淡化,台灣出口持續創新高,均是正面訊號。不過吳大任提醒,未來有2大風險,首先是美國232半導體關稅仍未定案,稅率「超過100%也不會意外」,儘管台積電可望豁免,台灣不只台積電1家公司,其他投資不足的的企業可能受到衝擊。
第2,AI泡沫化的風險,吳大任示警,AI投資陷入惡性循環,而且過早投資對企業反而帶來風險,畢竟新世代技術、晶片持續推出,到底投資是否能夠實現在獲利,可能要打上問號。
吳大任直言,10月CCI微跌,短期仍是正面發展,只是一片樂觀的同時,還是要有警戒心,以免上述風險成真,可能對台灣經濟帶來重擊。
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是由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輔仁大學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健康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房屋集團調查協辦,調查期間為114年10月18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3245名台灣地區20歲以上的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0個百分點。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今天發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3.96點,月減0.73點。CCI的6項分項指標中,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貨5項指標上升,僅投資股票時機下降。
至於中央大學與台灣房屋合作編列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10月調查為90.42點,月增1.48點,呈現止跌回升。
進一步觀察「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10月調查為36.52點,暴跌15.16點。吳大任說明,此指標下降,但不代表看壞股市,只是近期實在漲太多,散戶居高思危,而且問項是對「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看法」,民眾會認為,在高檔進場,未來半年獲利空間有限,因而覺得不是好時機。
吳大任補充,儘管投資股票時機大幅下跌,不宜解讀為民眾失去信心,因為當投資人有居高思危的想法,代表台股出現修正時,可能是進場好時機。
吳大任接著解釋,台股今天創新高有2大因素,第1是美國聯準會本週可望降息;第2,美中談判初步達成共識,台灣對中國出口大量零組件,供應鏈關係密切,如果美中可以和解,這對台灣是重大利多。
吳大任指出,川普這趟亞洲行,與東協國家關係有所改善,台灣與東南亞同樣經貿往來密切,目前國際情勢對台灣是往正面發展,這也顯現在台股表現。
短期而言,國際政經局勢不確定性淡化,台灣出口持續創新高,均是正面訊號。不過吳大任提醒,未來有2大風險,首先是美國232半導體關稅仍未定案,稅率「超過100%也不會意外」,儘管台積電可望豁免,台灣不只台積電1家公司,其他投資不足的的企業可能受到衝擊。
第2,AI泡沫化的風險,吳大任示警,AI投資陷入惡性循環,而且過早投資對企業反而帶來風險,畢竟新世代技術、晶片持續推出,到底投資是否能夠實現在獲利,可能要打上問號。
吳大任直言,10月CCI微跌,短期仍是正面發展,只是一片樂觀的同時,還是要有警戒心,以免上述風險成真,可能對台灣經濟帶來重擊。
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是由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輔仁大學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健康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房屋集團調查協辦,調查期間為114年10月18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3245名台灣地區20歲以上的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0個百分點。
- 記者: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7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