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改場攜手專家授課 助花蓮稻農共創有機新契機

農改場攜手專家授課 助花蓮稻農共創有機新契機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為提升花蓮南區有機水稻農友的專業能力,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114年10月14日在富里鄉農會碾米廠二樓會議室舉辦「有機水稻栽培管理班(花蓮場)」。課程吸引眾多有機及友善稻農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絡。學員在一日的紮實課程中收穫滿滿,對課程安排與學習成效皆給予高度肯定。

花蓮農改場劉興榮科長致詞時表示,感謝各位農友蒞臨參與本次課程。本場主官因公務在身,特別委託我代表出席,足見對此活動的重視。我們將持續關懷農友的學習進展與實際需求。有機農業推動多年,已在花蓮南區紮根深耕,技術廣泛應用於生產現場,成果豐碩。為進一步強化稻農的專業知能,今年特別邀請多位專家聯合授課,分享最新的水稻研究成果與管理技術。本次課程內容貼近農友實務所需,涵蓋水稻新品種介紹、病蟲害防治、生態營造及無人機操作規範等主題,兼具理論深度與應用價值。我們期盼各位珍惜學習機會,踴躍與講師互動交流,將所學轉化為田間成效。花蓮農改場將持續提供課後輔導與技術支援,與各位農友攜手推動花蓮地區有機農業的永續發展,共同耕耘農業美好未來。


農改場攜手專家授課 助花蓮稻農共創有機新契機
▲花蓮農改場黃佳興副研究員介紹適合有機栽培之水稻新品種及栽培特性介紹。

為使課程內容更貼近農友需求,花蓮農改場於開課前訪談多位南區有機稻農,蒐集課程建議與需求後,歸納出最受關注的栽培與管理議題。據此設計課程主軸,內容涵蓋有機水稻新品種解析、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適用有機資材運用、田間生態調節及使用無人機規範等,兼具理論與實務,完整回應農友的田間管理挑戰。

本次課程師資陣容堅強,邀請多位專家聯合授課。由花蓮農改場黃佳興副研究員講授「適合有機栽培之水稻新品種及栽培特性」,協助學員掌握新品種應用方向及種植特性;農業試驗所陳繹年助理研究員講授「水稻重要病害生態、診斷及有機防治與資材應用」,提升農友病害辨識與管理能力及資材使用要領。

國立中興大學莊益源副教授分享「水稻重要蟲害生態與有機防治策略」,讓學員了解害蟲防治核心原理及策略;花蓮農改場林立副研究員兼主任則講授「稻田田埂植被營造促進害蟲調節服務」,介紹植被生態營造設計實務;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陳世棕技正則說明「無人機農噴灑規定及藥害糾紛處理程序」,協助農友熟悉作業安全法規及糾紛處理。


農改場攜手專家授課 助花蓮稻農共創有機新契機
▲農業試驗所陳繹年助理研究員介紹水稻重要病害發生生態、診斷及有機防治與資材應用。

課程中,學員踴躍提問並分享自身田間管理的經驗,與講師熱烈互動。即使在課程結束後,仍有學員主動請益,講師們也樂於提供後續技術指導,展現課程延續性與輔導深度。透過專家知識的傳承與農友交流分享,課程學用合一的成效獲得充分展現。

學員普遍回饋表示,本次課程安排周全、內容實用,學習成果豐碩,對田間管理助益良多,並感謝花蓮農改場的用心規劃與專業指導。花蓮農改場提醒農友,若有水稻栽培或病蟲害管理相關問題,可親自前往諮詢,或加入LINE官方帳號,透過線上互動即時回報農事問題,獲得專業協助,共同推動花蓮地區有機農業邁向永續發展。(照片記者劉瑞娜 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