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準會再降息1碼!12月起停止縮表 鮑爾潑冷水:未必再降息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今天一如預期,調降利率1碼(0.25個百分點),是今年第二次降息,將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降至3.75%-4%的區間,同時,聯準會也正式宣布自12月起,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結束2022年以來的「量化緊縮」(QT)縮表計畫。
自縮表計畫啟動以來,聯準會持有的國債和抵押證券,規模縮減約2.3兆美元,一旦停止縮表,意味貨幣供應,將轉趨寬鬆。
不過,聯準會並不想讓外界解讀猜測,降息循環已成定局,《CNBC》報導指出,聯準會主席鮑爾昨天提醒,大家不要想當然爾地認為,下次會議一定會降息;此次會議討論中,對於12月的行動方案存在嚴重分歧,到時候是否會進一步調降政策利率,目前還未可知。
鮑爾還補充說,19位聯準會官員中,越來越多人希望至少等待一個週期後再降息。
鮑爾對降息預期潑了冷水,立刻牽動市場情緒,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FedWatch數據顯示,交易員預估12月降息的可能性,已從原本的90%降至67%。
聯準會聲明重申對勞動市場的擔憂,點出「今年就業增長速度放緩,失業率略為上升;近幾個月來,就業下行風險上升」,也重申通膨自年初以來上升,且仍然處於較高水平。
聯準會再度降息1碼,法人指出,此結果符合市場預期,市場反應相對平淡。然而,鮑爾對12月可能再度降息表達保留態度,美股一度下跌,終場收平,美元與美債殖利率則小幅上揚。
瀚亞投信分析,聯準會態度謹慎,政策方向仍將依據經濟情勢調整。此次降息後,基準利率區間降至3.75%至4%,有助壓低房貸與企業融資成本,進而刺激消費與投資。

瀚亞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表示,聯準會政策具前瞻性,但風險仍不可忽視。在缺乏完整數據的情況下降息,雖展現政策靈活性,卻也可能加深市場對政策透明度的疑慮。地緣政治與美國政府僵局仍為潛在變數,若政府停擺持續或貿易政策再度轉向,可能影響聯準會後續決策與市場信心。
周曉蘭建議,聯準會降息有利風險性資產,債券配置宜採中短天期且高品質的策略,並留意市場對通膨與政策動向的反應,廣納各類債市機會以分散風險。
柏瑞投信表示,隨著美國聯準會再次啟動降息,資金成本下降將為股債市場注入活水,同時年底消費旺季即將展開,零售與科技業營收亦可望同步受惠,使得美國股債市場將展現出同時具備「成長」與「防禦」的獨特優勢。
柏瑞美利堅多重資產收益基金預定經理人江仲弘指出,美國股市在消費力與創新科技的帶動下,將延續強勁的成長動能。另一方面,債市則因經濟韌性與降息紅利,有望提供息收與價格上行的空間,可透過美利堅多重資產收益策略,把握AI紅利浪潮,並聚焦多元息收同時降低投組波動風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聯準會雖然再度降息,但展望與市場預期有落差,各天期公債殖利率應聲彈升,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10個基本點至4.0757%,其中,長天期債受利率波動影響大,以彭博美國20年期以上公債指數為例、單日下跌1.03%,反觀美國非投資等級公司債指數接近持平、僅微幅收低0.06%,美元指數彈升0.56%至99.22。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降息環境可望嘉惠各類債市表現,不過市場過於樂觀預期降息也將牽動利率波動偏高,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對利率波動敏感度低,更看重的是企業的基本面體質。當前整體企業槓桿比率不高,利息保障倍數接近於新冠疫情前的相對高水準,企業信用品質遠高於金融海嘯前,因此能支持較緊的利差,及處於歷史低檔的違約率。當前非投資等級公司債擁基本面強韌,信用品質提升,且收益水準具吸引力等多項利多匯聚,在股市評價面不斷攀高之際,不失為分散風險的投資選項。
(14:28更新)
FT投資級債20+ ETF(00982B)經理人洪慧珊表示,在經濟放緩、就業轉弱下,降息循環未結束,利率反彈正提供債券投資絕佳進場時機。
洪慧珊表示,本次利率決策會議呈現幾大重點。首先,聯準會以10比2票數通過降息一碼,新任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主張降息兩碼,堪薩斯聯儲主席施密德(Jeffrey Schmid)則認為應維持利率不變,顯示委員會內部對降息步調仍有分歧。
其次,聲明稿正式宣布12月1日結束量化緊縮(QT),此舉被市場解讀為在銀行準備金跌破3兆美元大關至2.93兆美元時,聯準會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的關鍵措施。
洪慧珊分析,鮑爾發言屬典型「預期管理」,旨在控制市場節奏而非轉鷹,從聲明稿措辭延續9月以來可能「進一步」降息說法,可看出政策方向並未改變。
她指出,第四季以來,國際資金已向固定收益型ETF流入逾577億美元,其中美國債市吸金372億美元,顯示投資人仍偏好固定收益產品;10月初避險情緒推升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跌破4%,也反映市場對降息期待。
展望後市,洪慧珊表示,聯準會人事變動將是市場觀察重點,現任主席鮑爾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美國總統川普已加速遴選新任主席,包括沃勒(Christopher Waller)、鮑曼(Michelle Bowman)等5位候選人已浮出水面。新任主席提名可能讓其提前參與明年3、4月利率會議,進而影響貨幣政策走向,為利率帶來進一步下調空間。
在降息趨勢與市場波動並存環境下,信評優質的中長天期債券因兼具穩健收益與資本利得潛力,投資人可考慮相關債券ETF。以00986B「FT金融債10+」來說,主要投資全球大型金融機構發行的優質債券,風險相對較低;00982B「FT投資級債20+」則精選信用評等BBB級的公司債。
國泰世華銀行認為,美國聯準會自12月1日起將停止縮表(QT),取消公債每月到期不再投資50億美元的上限,並維持MBS(不動產抵押證券)每月350億美元的再投資安排,到期本金將轉投於國庫券,顯示緊縮循環即將告終。
●總經:近期就業市場走軟成為Fed啟動降息的主因。緩步降息將有助降低企業與家庭融資成本,若未來川普政府推動減稅政策,基本面有望獲得進一步支撐。
●股市:聯準會持續降息帶動資金環境寬鬆,且第三季財報獲利優於預期比例高達八成,帶動美股創高。不過,高評價水準恐加劇震盪,然而AI趨勢發展處於「初段」而非「終段」, 宜逢波段拉回之際分批布局。
●債市:鮑爾淡化市場12月降息預期,降息機率由逾9成降至7成以下,使短線美債殖利率略有反彈,但長線降息趨勢不變。隨著穩定幣市場擴大、Fed增加短債配置及政策利率下行預期,短天期利率可望持續走低,而長天期利率因應景氣與發債規模,下行空間相對有限。
●匯市:短期內,歐洲央行仍保留降息選項、日圓偏弱,加上Fed 12月降息未定論下,美元維持相對強勢。若未來降息幅度超出預期、於明年底跌破3%,美元才可能出現明顯走貶。
「鉅亨買基金」認為,聯準會停止縮表並非流動性危機的預兆,而是為提前防範潛在風險,確保金融體系穩定。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刻意淡化市場對連續降息的預期,顯示政策焦點已從抑制通膨轉向穩定經濟與金融環境。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指出,鮑爾多次強調「未來政策將依數據與風險而定」,凸顯聯準會內部對降息節奏仍存歧見。過去幾次會議投票顯示,委員對降息的時機與幅度並未形成共識,因此本次降息後「暫緩進一步行動」的表態,可能是鮑爾在內部平衡意見的策略。同時,這也反映出聯準會希望保留政策彈性,不願過早釋出寬鬆承諾,以免引發市場過度反應。
近期美國金融體系出現短期資金吃緊跡象,隔夜擔保融資利率(SOFR)多次高於聯邦基金利率上限,銀行間借貸成本上升、流動性收縮。張榮仁分析,在此背景下若繼續縮表,恐使金融市場壓力加劇。因此暫停縮表是一項「預防性」措施,有助於維持資金面穩定、避免市場信心動搖。
雖然部分地區銀行出現呆帳攀升,但美國大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仍穩健,資本適足率維持高檔。「鉅亨買基金」指出,聯準會歷經次貸風暴、新冠疫情及矽谷銀行事件後,累積了豐富的危機應對經驗與政策工具,包括貼現窗口、臨時融資機制與流動性支援方案等,皆可在必要時迅速啟動。因此,暫停縮表更像是「先發制人」的穩定手段,而非反映市場恐慌。
從本次會議結果觀察,聯準會政策主軸已由「防通膨」轉向「維持金融穩定與經濟成長」。張榮仁認為,美國經濟基本面依舊穩健,消費支出與就業市場動能強勁,企業獲利連續優於預期,整體並無衰退疑慮。在流動性逐步改善的環境下,風險性資產有望持續獲得支撐,建議投資人可透過「鉅亨超底王」的定期定額+逢低自動加碼策略,穩健參與美股市場。
 
- 記者:品觀點
- 更多財經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