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西小心!台大醫院統計「球黴菌症」激增 冒3症狀已中招


赴美西小心!台大醫院統計「球黴菌症」激增 冒3症狀已中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暑假結束,若曾前往美國旅遊,身體出現特定症狀,可得小心了!台大醫院今(29)日召開記者會提醒,以往相當罕見的境外移入疾病「球黴菌症」,近來有明顯增加的現象,且幾乎都有美國西部或南部旅遊史,雖然「球黴菌症」大部分不需要治療,棘手的卻是不少人因為被發現肺部感染有「腫塊」而當成肺結核、甚至是肺癌,無故接受了侵入性的治療。而發燒、咳嗽、皮膚紅疹是「球黴菌症」常見的表現症狀。


球黴菌症是一種在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及中南美洲常見的肺部傳染病。其致病原為球黴菌,民眾於建築施工、戶外作業或風暴環境中吸入含有球黴菌關節孢子(arthroconidia)的塵土後,可能因此感染。不過,並不會人傳人。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指出,在台灣,球黴菌症屬境外移入疾病,以往病例相當罕見,2000至2020年間僅見1例,不過,自2020年以來已累計13例。這些個案均具美國西部或南部旅居、工作或旅遊史,其中6名個案於2020年前已在當地生活或工作,另有7名個案自2020年後因赴美工作而前往,隨著國人至海外洽公或旅遊大幅增加,暴露風險同步上升中。


臨床統計,約40%感染者在暴露後1至4週內出現症狀,包括倦怠、咳嗽、呼吸困難、頭痛及肌肉酸痛等。絕大多數患者可於數週內自行緩解,僅少數症狀較為嚴重或免疫力低下者需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疾管署回顧過去國內發表的醫學文獻,共有8例個案,皆與美國加州或亞利桑那州的旅遊史有關,加上台大醫院案例,國內至少已有20例的球黴菌症,而近期出現的病例「雖然大多是輕症,或透過X光檢查才發現」,但顯示境外移入的趨勢正在上升。


羅一鈞說,病例數呈上升趨勢,主要與氣候變遷有關,越來越乾燥、降雨型態改變,讓環境更適合這類黴菌生存。台灣與美國西部往來頻率增加,不論旅遊、經商或年底即將開通的直航航班,都可能令境外移入風險持續升高。因應此趨勢,疾管署本週已儲備新的球黴菌症檢驗抗體,並於週三公布送驗流程,今天也將對醫界發布通函,提醒注意。


羅一鈞強調,球黴菌症雖然絕大部分都是輕症,但過去8例中,仍有1例重症死亡,2005年就有一名71歲男性,在加州待了5個月,返台前三週出現發燒、體重減輕十公斤,最後即因肺炎跟腦膜炎引發重症不治,死因跟年紀大與延誤治療有關,儘管已是十多年前的個案,仍值得警惕。而美國當地每年約有2萬例病例,其中約200例死亡,致死率約1%或略低於1%。


羅一鈞提醒,若民眾返國後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或是少數人單純只以皮膚為表現,出現皮膚紅疹、腫脹結節性紅斑等,都要小心。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大院長給新任衛福部長按讚 余忠仁:有魄力的「模範官員」


內閣人事下一波 傳「國民女婿」接疾管署長!羅一鈞曝最新消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