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機超人救災受傷感染亡! 醫示警:志工應注意「海洋弧菌」

挖土機超人救災受傷感染亡! 醫示警:志工應注意「海洋弧菌」
「挖土機超人」林鴻森。(圖/翻攝自臉書/龍福禮儀)

[周刊王CTWANT]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48歲桃園市挖土機行老闆「挖土機超人」林鴻森便主動攜帶小型挖土機「小山貓」前往協助清淤,沒想到左腳不慎遭異物刺傷,直到第8天病情惡化才就醫,最終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逝世。對此,屏東東港安泰醫院創辦人、國民黨立委蘇清泉便撰文示警,志工救災時萬一出現這類小外傷,必須立即處理傷口,以免小外傷釀成大問題。

蘇清泉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光復鄉因泥流衝進市區釀災,不同於洪水,泥流處理起來相當麻煩,最可怕的是大水不但摻有泥沙,還有破碎家具、玻璃金屬等物品,加上災區衛生條件不佳,讓志工們大小傷不斷,若不即時處理,往往導致感染,後果嚴重。

蘇清泉提到,安泰醫院鄰近漁港,加上屏南養殖漁業發達,常有外傷感染的病患求診,對於這類外傷診治經驗非常豐富,特別是「海洋弧菌」,經常導致截肢甚至死亡,提醒大家要小心注意。

蘇清泉說明,「海洋弧菌」又稱「創傷弧菌」,通常存於熱帶的汙水之中,臨床最常出現為傷口感染,即傷口腫脹、發黑、流膿等,若患者同時有酗酒、肝炎、肝硬化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容易造成嚴重感染,甚至敗血病;一旦感染「海洋弧菌」而延誤就醫,臨床經驗是有可能延誤2個小時,感染便從小腿傷口沿著骨頭筋膜往上感染到大腿,1天延誤就有可能感染到軀幹,所到之處皆為「壞死性筋膜炎」,只能清創切除。

蘇清泉強調,民眾很容易被「海洋弧菌」一詞誤會,以為只有在海水處才會受此感染,其實此菌不僅存在於海水,還有「淡水型海洋弧菌」,千萬不可輕忽,「各位鏟子超人在災區擔任志工,應戴好手套、厚底鞋,保護好四肢,萬一不慎有這類小外傷,必須立即處理傷口,做好清潔消毒,以免小外傷釀成大問題,後果將不堪設想。」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