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你是否曾經努力節食、一天兩杯拿鐵當正餐,三週瘦了五公斤,卻又在幾個月內胖回來,甚至比原本還重?別再自責了,這不是你沒毅力,而是你的身體「太聰明」!

快速減重 身體會自動啟動生存防衛機制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說明,事實上,當你快速減重時,身體會自動啟動一種生存防衛機制:基礎代謝率下降、能量消耗減少、脂肪保存率提高,這就是傳說中的「代謝適應」。根據《Obesity》在2016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The Biggest Loser》節目中的參賽者在比賽結束後,儘管體重部分回升,他們的基礎代謝率仍低於預期,導致持續性燃脂困難。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減重太快,會讓身體以為你「快餓死了」,於是拚命節能、省電,保住脂肪來度過寒冬。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漸進式減重 更有效降低復胖機率

根據《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20年的研究指出,與快速減重相比,漸進式減重能更有效維持肌肉量與能量代謝,降低復胖機率。

若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人若在短短三週內減重9公斤,可能會損失寶貴的肌肉質量,導致基礎代謝率大幅下降,每天少消耗超過300大卡。即使後續飲食回歸正常,因為代謝還沒恢復,就會快速累積脂肪並回彈。

那該怎麼辦?別急,減重成功的關鍵從來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越穩越久」!根據《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在2020年的觀察研究顯示,溫和的熱量赤字、穩定的減重步伐與肌肉量的維持,能有效減少荷爾蒙的劇烈波動,並防止長期代謝減退。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不復胖減重三部曲

1、每週減重控制在0.5-1公斤內

根據《Obesity》期刊顯示,過度節食反而會誘發瘦體素、甲狀腺素與腎上腺素的異常變動,使脂肪燃燒速率驟降。

2、每餐攝取優質蛋白質 20-30g(雞蛋、豆腐、鮭魚)

蛋白質不只維持肌肉,還能幫助提升飽足感與能量消耗。根據《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在2018年的研究中發現,高蛋白飲食有助於減脂並維持瘦體重,同時減少減重過程中代謝下降的幅度,對健康減重非常關鍵。

3、睡好覺,穩定壓力荷爾蒙

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會刺激皮質醇分泌,促進內臟脂肪囤積。根據《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在2018年顯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者,復胖風險上升30%。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營養師推薦菜單:

早餐:茶葉蛋 +酪梨切丁 + 無糖豆漿燕麥片

午餐:香煎豆腐 + 藜麥香米蒟蒻飯 + 涼拌海帶芽

晚餐:烤鮭魚 + 花椰菜糙米飯 + 橄欖油炒地瓜葉

選用理由: 每餐具備完整蛋白質、膳食纖維與穩定血糖的複合碳水,有助控制胰島素與促進代謝平衡。

如何創造熱量赤字又不損基礎代謝?

•關鍵在於:「聰明減熱量」而不是「極端節食」。

•原理簡單說:當你攝取的熱量低於身體每日消耗,就會產生所謂「熱量赤字」,脂肪開始被動員作為能量,達到減重效果。

但如果熱量降得太低,身體為了保命會自動降低「基礎代謝率」(BMR),造成代謝緩慢、容易復胖的惡性循環。

•安全建議:每日熱量赤字控制在300-500大卡,最理想。這樣既能燃脂,又不會擾亂代謝機制。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聰明減熱量的方法?

•減少熱量要有「底線」

建議每日熱量攝取不要低於基礎代謝率(BMR)的80%,避免代謝率下滑。

•選擇「高纖低GI」食物取代精緻澱粉

例如:用地瓜、糙米、南瓜取代白飯、白麵包,延長飽足感、穩定血糖。

• 補充優質蛋白質

像是雞胸肉、豆腐、蛋、魚,不僅有助維持肌肉,還能提升熱效應(TEF),促進代謝。

•增加蔬菜比例、混搭低熱量食材

飯中可混合蒟蒻飯或花椰菜米,降低整體熱量但維持份量與口感。

• 避免過度節食或完全斷碳

根據《Obesity (Silver Spring)》2013年研究,低GI結合運動的減重效果,優於極端低碳飲食。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保護代謝的小技巧

•每週至少2-3次阻力訓練,避免肌肉流失。

•確保每日蛋白質攝取足夠(每公斤體重1.2g-1.6g)。

•補充必需微量營養素(如鋅、鐵、維生素B群),支持甲狀腺與代謝酵素功能。

•睡眠與壓力管理也很關鍵,長期睡不好或壓力過大,也會抑制代謝激素。

想瘦又不壞代謝的秘訣在於:「小幅減熱量 + 營養密度高 + 保留運動與肌肉量」。這樣才能讓減重變得輕鬆可持續,而非越減越累、越減越難瘦。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營養小知識:什麼是瘦體重?

瘦體重(Lean Body Mass, LBM)指的是體重中扣除體脂肪後的所有重量,包含:

.肌肉(最大宗)

.骨骼

.內臟(心、肝、腎等)

.水分(細胞內外液)

簡單來說,瘦體重=體重–體脂肪重量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為什麼減重時需要維持無脂肪體重?

.維持基礎代謝率(BMR):肌肉量越多,身體安靜時也會消耗較多能量。

.避免復胖:若減重過程流失太多肌肉,會導致基礎代謝下降,未來更容易復胖。

.維持身體功能:肌肉與水分是支持身體活動與健康的重要基礎。

因此在減重時,建議搭配高蛋白飲食與適量運動,以確保體脂減少的同時,無脂肪體重能被保留,達到健康且持久的瘦身效果。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很少、每天只吃一餐卻沒瘦?醫揭「背後危機」 這樣做避免代謝停擺
·瘦瘦針停了就胖回來? 營養師揭體重回彈真相:「這件事」沒做到一切白費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