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際專家分享高齡社會的醫療新思維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長照3.0、健康老化及在宅醫療等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照護模式,已成為當前醫療與社會政策的重點方向。
為了因應人口老化與醫療照護轉型挑戰,國際健康照護品質協會(ISQua)執行長 Dr. Carsten Engel 與候任主席 Dr. Ellen Joan van Vliet受國泰醫院邀請來台發表演講,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及臺灣醫院整合醫學醫學會理事長盛望徽也親臨致詞,盼藉國內外經驗交流,共同探討高齡社會中如何透過整合照護、科技創新與品質提升,打造友善且有韌性的健康體系。
外部評鑑新趨勢:納入永續與地球健康
Dr. Engel指出,醫療機構認證過去著重於流程與專業標準的符合度,如今「照護品質」的定義更趨多元,除病人滿意度與健康成果外,也納入「地球健康」與「永續性」的觀點。
他強調,未來醫療將走出醫院,深入社區與家庭,並透過 AI 與數位科技改變服務模式,提升評鑑效能與體系韌性。
荷蘭經驗:安全信任環境提升照護價值
Dr. van Vliet 以「整合性的全人照護」為題,分享荷蘭兩家教學醫院的案例。她認為,當醫護能在安全且互信的環境中主動行動,不僅提升工作意義,也能促進病患參與。藉由簡單有效的溝通與團隊合作,病人會感受到「被傾聽」與「被尊重」,照護品質自然提升。
會中亦聚焦急性期、慢性期、長照、精神醫療與在宅醫療等不同層級的品質促進,國內專家分享基層與區域醫院的無縫轉銜制度、功能導向的長照服務設計及社區醫療資源共享等實務經驗。
落實以人為本的永續照護
國泰綜合醫院院長簡志誠表示,研討會促進了台灣與國際間的深度交流,也呼應國家面對高齡化與多元照護需求的策略方向。
未來將持續推動「以人為本、跨域整合」理念,建構永續且有韌性的健康照護體系,讓民眾安心老化、獲得持續且高品質的照護支持。
(記者李政純,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台北市民注意!!長照2.0喘息服務,讓照顧者出去透透氣,記得打1966專線
.長照管理中心深耕社區,讓愛的力量在地延伸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