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完吃錯「燃脂開關馬上OFF」! 營養師曝兩類食物最燃脂


運動完吃錯「燃脂開關馬上OFF」! 營養師曝兩類食物最燃脂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辛苦大汗運動後,如果吃錯,小心「燃脂」全白費!營養師提醒,臨床觀察,許多民眾雖然有固定運動習慣,但體重卻遲遲不見下降,甚至反而上升,除了部分人因肌肉量增加或壓力荷爾蒙變化影響體重,多數人其實是吃錯食物,拖累整體代謝效率,尤其,運動後30分鐘 內,最好補對高GI食物加蛋白質。


為什麼運動越動越胖?營養師張宜婷指出,有很多人在運動後容易產生補償心態,覺得流汗很辛苦,可以犒賞自己多吃一點,結果反而攝取更多熱量。且研究也發現,運動本身會刺激食慾,且特別尤其容易讓人想吃高油脂、重口味的食物,若飲食沒有控制好,燃脂效果恐怕直接歸零。


國外研究就顯示,針對平時不常運動的健康成年人,在禁食4小時後進行40分鐘的自行車運動,結果發現,不論運動強度為何,所有人運動後皆出現顯著的飢餓感,並且特別渴望能帶來愉悅感與滿足感的高熱量、高鹽食物。


張宜婷說,其實運動後的進食行為與心理反應密切相關。一是補償心態,認為運動後需要補充體力;二是「許可效應」,也就是覺得應該獎勵自己,進而放寬對飲食的控制。特別當運動被視為負擔、缺乏樂趣,或被告知熱量消耗比預期多時,縱容自己攝取高熱量食物的傾向就會變得更明顯,也更容易讓燃脂成效大打折扣。


張宜婷強調,運動與飲食是一體兩面,應該掌握3大原則:


1、運動前先吃對,穩定能量不中斷

在運動前1至2小時,建議攝取中低GI的慢碳與少量蛋白質,幫助穩定血糖與提升續航力。例如:香蕉一根+半杯無糖豆漿,或40克燕麥片+一顆水煮蛋。


2、運動後30分鐘內,補對高GI+蛋白質

運動後30分鐘到2小時,是肌肉修復與成長的關鍵時段。建議補充高GI碳水與蛋白質,如烤地瓜100~150公克+一片雞胸肉,或吐司兩片+煎蛋,幫助胰島素快速將養分送進肌肉細胞,加速修復與肌肉建構。


3、如果特別想吃鹹,先補鉀不是炸雞

流汗會導致電解質流失,容易誤以為「想吃鹹」。這時應該先補鉀,例如香蕉、奇異果,或喝椰子水甚至吃一些生菜沙拉,能減少對高油鹹食的錯誤渴望。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丹娜絲風災要募5億「達標7成」! 倒數十天善款湧入破3.5億


台灣學童4個1過重肥胖 長大就會抽高?醫曝7成機率會賭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