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穿衣術大解密!單穿厚外套易失溫 「三層穿搭法」靠空氣層最保暖

【NOW健康 辰蘊如/台中報導】天氣開始變冷,開始要拿出衣櫃裡厚重的羽絨外套,但為什麼有些人穿得像米其林輪胎了,卻還是喊冷?其實保暖的秘密不在於衣服有多厚,而在於「怎麼穿」。急診醫學科醫師呂慧君依據臨床經驗發現,許多因失溫送醫的患者,身上都只穿了一件厚外套,反而那些懂得層層疊穿的人,即使穿得看起來不那麼臃腫,卻能在寒風中維持體溫。
空氣才是最好的保暖層 學會「三層穿搭法」
為什麼分層穿搭比單穿厚外套更保暖?呂慧君醫師指出關鍵就在於衣物之間的空氣層。當穿著多層衣物時,每層之間會形成薄薄的空氣夾層,這些靜止的空氣就像隔熱棉一樣,能有效阻隔外界冷空氣,同時鎖住身體散發的熱能。相較之下,單穿一件厚外套雖看起來保暖,卻無法創造空氣緩衝層,而且當從寒冷戶外走進溫暖室內,厚重外套會開始流汗,汗水浸濕衣物後反而會加速散熱,形成一冷一熱的惡性循環。
呂慧君醫師建議採取「三層穿搭法」:最內層選擇聚酯纖維或羊毛等能快速排汗的材質,避開會吸水的純棉;中間層穿刷毛衫或薄羽絨背心來保溫;最外層則要有防風防水功能且必須透氣,讓內層的汗氣能順利排出。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層都不宜過緊,衣物與皮膚之間保持些微空隙,才能讓空氣流通並發揮隔熱效果。
別忽略保暖死角 醫:身體這幾處要做好保暖
呂慧君醫師提醒身體有容易被忽略的保暖重點:第一是頭部,所以能完全覆蓋耳朵的保暖帽絕對不能少;再來是手腳末端,記得戴手套、穿襪子才能真正保暖;再來容易疏忽的是脖子,圍巾能阻擋冷風從領口灌入,對維持核心體溫很有幫助。此外,2歲以下的嬰幼兒還無法透過顫抖來提升體溫,60歲以上的長者體溫調節功能也開始退化,這兩個族群外出時應該更加注意,加強一層的保暖工作。
若是天寒地凍則連待在家裡也不能輕忽,若室溫長期低於18度,同樣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的風險。當出現不停顫抖、說話含糊、動作遲緩或皮膚變蠟白等症狀,就是身體發出的失溫警訊,必須立刻保暖並儘速就醫。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好人不老!網友推8大「護腎食物」 幫你顧好你的腎
▸愛吃炸物恐增焦慮、憂鬱風險! 研究證實:油炸食物與心理健康存在關聯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