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0國簽署網路犯罪條約 科技業人權團齊聲反對
超過60個國家今天在河內簽署聯合國首部鎖定網路犯罪的條約,不過科技公司與人權團體罕見齊聲反對,警告此舉恐將助長國家監控行為。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形容這項簽署是「重要里程碑」,但也說「這才只是開始」。
這項新的全球法律架構目的在加強國際合作,打擊兒童色情資訊、跨國網路詐騙及洗錢等數位犯罪。
超過60個國家今天簽署這項公約,意味著將在這些國家完成批准程序後生效。
古特瑞斯今天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開幕式上說:「每天都有精密詐騙摧毀家庭、拐走移民、讓我們經濟損失數十億美元…我們需要堅實且連結全球的因應措施。」
「聯合國打擊網路犯罪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ybercrime)最初是俄羅斯外交官員於2017年提出,經過漫長磋商後在去年通過。
批評人士認為條約措辭寬泛,恐導致權力濫用,甚至促使各國跨境打擊政府批評者。
智庫「科技全球研究所」(Tech Global Institute)創辦人迪雅(Sabhanaz Rashid Diya)表示:「條約磋商過程出現多項疑慮,擔憂最終會變成強制企業分享資料。」
她告訴法新社:「這幾乎是默許過去用來對付記者和威權國家極有問題的做法。」
她還說,民主國家可能會將這項聯合國公約視為「妥協文件」,因為其中包含一些人權保障條款。然而十多個人權團體及其他組織在一封連署信中批評這些保障措施「薄弱」。
大型科技公司也表達關切。
代表Meta、戴爾(Dell)及印度印福思科技公司(Infosys)等超過160家企業的「網路資安技術協議」(Cybersecurity Tech Accord)代表團負責人表示,他們不會出席河內簽約儀式。
這些企業先前警告,條約內容可能將資安研究人員列為犯罪對象,且「允許各國就幾乎任何他們選定的犯罪行為展開合作」。
他們在磋商期間指出,當局潛在的越權行為「將對數十億人每天依賴的企業資訊科技(IT)系統構成嚴重風險」。
鑒於越南打壓異議人士的紀錄,公約簽署儀式地點選在河內也備受關注。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形容這項簽署是「重要里程碑」,但也說「這才只是開始」。
這項新的全球法律架構目的在加強國際合作,打擊兒童色情資訊、跨國網路詐騙及洗錢等數位犯罪。
超過60個國家今天簽署這項公約,意味著將在這些國家完成批准程序後生效。
古特瑞斯今天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開幕式上說:「每天都有精密詐騙摧毀家庭、拐走移民、讓我們經濟損失數十億美元…我們需要堅實且連結全球的因應措施。」
「聯合國打擊網路犯罪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ybercrime)最初是俄羅斯外交官員於2017年提出,經過漫長磋商後在去年通過。
批評人士認為條約措辭寬泛,恐導致權力濫用,甚至促使各國跨境打擊政府批評者。
智庫「科技全球研究所」(Tech Global Institute)創辦人迪雅(Sabhanaz Rashid Diya)表示:「條約磋商過程出現多項疑慮,擔憂最終會變成強制企業分享資料。」
她告訴法新社:「這幾乎是默許過去用來對付記者和威權國家極有問題的做法。」
她還說,民主國家可能會將這項聯合國公約視為「妥協文件」,因為其中包含一些人權保障條款。然而十多個人權團體及其他組織在一封連署信中批評這些保障措施「薄弱」。
大型科技公司也表達關切。
代表Meta、戴爾(Dell)及印度印福思科技公司(Infosys)等超過160家企業的「網路資安技術協議」(Cybersecurity Tech Accord)代表團負責人表示,他們不會出席河內簽約儀式。
這些企業先前警告,條約內容可能將資安研究人員列為犯罪對象,且「允許各國就幾乎任何他們選定的犯罪行為展開合作」。
他們在磋商期間指出,當局潛在的越權行為「將對數十億人每天依賴的企業資訊科技(IT)系統構成嚴重風險」。
鑒於越南打壓異議人士的紀錄,公約簽署儀式地點選在河內也備受關注。
- 記者:中央社河內25日綜合外電報導
- 更多國際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