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停戰前景不明 川普考慮安全保證但「排除派兵」

[周刊王CTWANT]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日前在阿拉斯加(Alaska)舉行峰會,儘管聚焦俄烏戰爭議題,但雙方未能達成具體協議。後續6位歐洲領袖於18日趕赴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與川普會面,意圖評估普丁談話內容,進一步掌握未來局勢走向。
根據《BBC》分析,這兩場高調會議雖具歷史意義,卻缺乏實質成果,也讓川普競選主張的「海外戰爭終結者」形象面臨更大壓力。
此次華府會議中出現兩項新動向。其一,川普表態願意考慮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只要有助促成和平協議,這對烏克蘭與歐洲盟友而言,象徵建立持久和平的關鍵條件。但是隔天,川普的態度明顯保守,強調美方援助將以「空中支援」為主,不會派遣美軍進駐烏克蘭,並要求歐洲承擔主要責任。
他同時透露,正安排普丁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舉行雙邊高峰會,未來自己也考慮參與三方會談,但細節尚未明朗。
雖然歐洲領袖普遍認為須在雙邊談判前先促成停火,但川普對此並不樂觀,認為雙方目前尚未達成停火條件。但促成普丁與澤倫斯基展開領袖級對話的可能性,本身已被視為某種外交進展。
川普與澤倫斯基的單獨會談,以及與歐洲領袖的大型會議能在相對和諧的氣氛下進行,顯示雙方溝通尚稱正向。尤其對比澤倫斯基2月訪美時與白宮的緊張關係,以及川普與歐洲盟友過往的摩擦,如今展現的合作姿態具備高度象徵意義。
據了解,川普曾私下向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表示,他相信普丁願意促成和平協議。儘管這番話顯得理想主義,考量俄羅斯持續4年對烏克蘭的軍事攻擊,普丁是否真心尋求停火仍無定論。多數分析認為,俄羅斯可能藉拖延談判爭取戰場優勢,同時減緩美方新制裁帶來的經濟壓力。
目前,美國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已遭川普擱置,其多次展現對普丁的「善意」與信任。即使普丁誠意協商,川普自身過往反覆無常的政策歷史也讓外界保持警惕。過去8個月,他對烏克蘭政策立場搖擺不定,即使白宮會議順利,未來立場轉變仍是變數。
歐洲各國普遍對依賴美方單邊保證存有疑慮。18日的領袖峰會中,雖然各國領袖對川普表示支持,但其實也透露出對川普立場不穩的隱憂。芬蘭總統斯圖布(Alexander Stubb)坦言,過去2週達成的進展甚至超越三年半,反映歐洲正積極游說川普,期望降低普丁在談判中的影響力。
川普的外交策略同時受到其國內政治基本盤牽制。其核心支持者秉持「美國優先」與非干預主義,對於任何形式的軍援或介入和平協議普遍持懷疑態度。以今年6月美軍空襲伊朗事件為例,就曾引發保守派反彈。若川普未來加大對烏政策承諾,勢必再陷國內輿論風暴。
儘管如此,川普顯然試圖在國際舞台留下「和平締造者」的歷史定位。但相較於俄羅斯、烏克蘭與歐洲三方領導人,他在談判桌上的實際影響力仍相對有限。專家分析指出,川普擁有「隨時離席」的權利,反而成為他操作外交籌碼的另一種武器。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