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婦女遭踹案 律師盼社會多些溫柔
「捷運阿姨沒有必要拿袋子打人,被撞的年輕人也不該用力踹人家!」針對近日捷運有婦人因爭執優先座,遭民眾踹飛事件,知名律師蘇家宏發文表示,「阿姨」打人並不代表可以踢回去,踢人的行為可能超過「正當防衛」範圍,他希望阿姨與年輕人都少點執著、多點寬容。醫生沈政男則擔心這事會增加社會厭老氛圍。
台北捷運近日發生一起引起社會熱議的事件:一位阿姨在車廂內,疑似因不滿年輕人坐在「優先座」,上前要求對方讓座,並用手上的袋子撞擊年輕人的膝蓋。年輕人起初不予理會,但在被第二次挑釁後就將自己手中的袋子交給旁人保管,突然起身,一腳將阿姨踹倒在對面座位。
踹人者恐防衛過當
對此,律師蘇家宏分析,阿姨雖有「優先」的身分,並不代表有權用袋子趕人,更何況旁邊還有空位;但他也指出,「阿姨」趕人也不代表對方可以踢人,《刑法》雖然允許「正當防衛」,但需要符合「必要性」與「相當性」,用力將對方直接踹飛到對面座位上,顯然超過了必要程度,可能會被認定「防衛過當」。
「雙方都應該『少一點執著,多一點寬容』!」蘇家宏說,這位阿姨就算看到年輕人坐在優先席,何必執著要把人趕走呢?年輕人被要求讓座時若覺得被冒犯,可以選擇不予理會,冷靜離開、或立刻請站務人員協助,何必對這位阿姨動手?如果有一方能夠多一點點的寬容,或許世界會變得不一樣。
醫師沈政男則擔心,這一腳正式揭開了台灣社會厭老時代的來臨,網路上很多人叫好,殊不知,這次會踹老人,下次就會踢小孩,他擔心厭老與厭童正在台灣社會流行。
擔心社會厭老風潮
沈正男指出,有人馬上說那位被踹倒的老婦人是某某學術單位的「白髮魔女」,經常來研討會吃點心、亂發問!那四個字,正是厭老的用語;另外,網路上也有一波關於厭童的討論,已有民調顯示三成多的人認為,「如果不會管教小孩就不要帶出門」,以免干擾到別人,這樣的反應就是一種厭童。
對此事件,作家苦苓也在臉書發文指出,很多人對於捷運上飛踢老婦的青年大加讚賞,感覺是幫所有搭捷運、尤其是常被迫讓位的人出了一口氣,但捷運上還有其他空位,為何要坐優先席?為何要對老婦人激烈攻擊?若造成受傷,後果可以承受的起嗎?但他的貼文下方也有各種不同意見言論,互相激烈討論。
- 記者:台灣醒報呂翔禾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