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需要鏟子超人!公衛專家喊:不用太擔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許多民眾自發前往災區投入救災,有外界擔憂會把病菌帶出來,但公衛專家認為不用太過擔心。(示意圖/讀者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颱風、堰塞湖溢流影響,花蓮光復鄉受到重創。而全台各地有不少民眾則湧入花蓮參與救災,協助災民重建家園,這些志工也被稱為「鏟子超人」。不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則說,若自己是指揮官,會禁止一般民眾進入災區,擔心裝備不足可能會出現傳染病,更可能把病菌帶出花蓮。公衛專家陳秀熙則說,其實不需要太過擔憂。
不少志工「鏟子超人」前往花蓮光復鄉協助災區復原。而李鴻源指出,若自己是指揮官,會禁止民眾前往災區,一旦裝備不足就容易出現傳染病,可能會把病菌帶出花蓮。
流感影響不分災區 專家:做好防疫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受訪時則說,志工對於災區的服務其實仍有存在的必須性,在疫情部分,其實全世界都受到流感影響,因此沒有分災區就會有比較高的疫情。
陳秀熙也認為,上呼吸道傳染病的部分不需要太擔憂,通常災區需要較為留意的可能是鉤端螺旋體病等,可能因為洪水而導致的疾病。
陳秀熙建議,在服務志工的系統中,可籌備緊急救護,以衛福部統籌整併,另外在災民的協助也有其醫療照護。
陳秀熙總結,以目前疫情而言,不會是在災區特別嚴重,但無論是在哪個地方,台灣民眾都要做好防疫,像是疫苗施打、有症狀及時就醫等。
疾管署則提醒防疫三保,包括裝備、飲食及清潔。
1.裝備保護:
清理時切勿赤手赤腳、穿拖鞋,以及直接接觸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
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
2.飲食保護:
水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等)請勿再食用。
3.清潔保護:
戶外區域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50倍(200cc加10公升水)噴灑庭院、水溝等潮濕處;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100cc加10公升水)擦拭或刷洗地板、牆壁、廁所等處;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浸泡30分鐘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
同時應注意手部清潔,依「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洗手;如暫時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改用酒精含量7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相關新聞
花蓮捐款破7億!賑災基金會公布「第一階段用途」
花蓮災區自來水抽驗結果曝!環境部教2步驟煮水:可降消毒水味
鏟子超人傳流感、橫紋肌溶解!石崇良曝現場大多是3病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