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滬尾休閒農業區保留人文遺址 推永續共好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淡水滬尾櫻花大道盛開,滬尾休閒農業區推動「里山」精神,主張「共耕、共好、共饗」的友善耕作環境,木炭窯、洗衣窟等人文遺址,悠閒慢活,適合賞花春遊。

新北市農業局今天發布新聞指出,淡水區樹興社區靠近淡海輕軌淡金鄧公站,清幽環境與蜿蜒山路,令人心曠神怡,4公里長的滬尾櫻花大道更是著名賞櫻景點。

農業局表示,滬尾休閒農業區有天空小品休閒農場、樹林口農場、阿三哥農莊、三空泉農場,以及香草食農教育示範園區,值得追櫻客體驗風土人情與農村景色。

新北市淡水走讀團體「旅學堂」導覽志工李棟梁指出,三空泉別名「三孔泉」,因有3處天然湧泉得名。從清代就已有漢人在當地墾拓,聚落可見到傳統磚石砌的漢人三合院、圳頭公土地公廟、梯田菜園及轉型後的休閒農場。

農業局表示,樹興社區由大屯山系的天然水灌溉,農村再生的社區保留洗衣窟特色景點,樹興社區發展協會近年推動復耕蒔茶25公頃,打造茶籽油特色農產。

返鄉青農張哲岳告訴中央社記者,以往當地高達80座木炭窯是家戶重要生活燃料,目前保留的炭窯遺址,讓遊客親近自然,也能感受時光流逝的歷史人文痕跡。

從餐飲烘焙業返鄉的張哲岳笑稱,他是「(欠債)百萬青農」,近日引進的咖啡樹苗,正適應環境氣候,盼望5年後可量產咖啡豆,透過食農教育讓更多人瞭解符合土地倫理的種植環境。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市內有18個農村再生社區、20家休閒農場,從「生活、生產、生態」推動社區永續發展。除米食及香草DIY(自己動手做)活動,各農場保留並承傳阿嬤時代的傳統手藝與文化,從廚房端上餐桌的是友善耕作的應時四季菜蔬、香草,實踐「里山」精神。

農業局指出,「里山」一詞源自日文,這是生活方式與大自然長時間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複合式農村生態系,具有人文特色與生態地景。里山精神的願景是「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