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電機系講座聚焦智慧養殖與永續能源的技術應用

國立臺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於4月1日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助理教授兼校友中心主任黃玉君,以「藏碳蘊漁:科技如何推動魚塭場域的永續發展?」為題,分享其參與「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的推動歷程與成果,帶領研究生探索科技在永續議題中的實際應用,也鼓勵同學從電機工程的角度,思考跨域技術如何應對當前的環境與產業問題。
黃玉君主任指出,臺灣沿海擁有廣大的魚塭資源,卻長期受到人口外移、高齡化與營運成本攀升等結構性挑戰。透過創新科技導入與智慧養殖技術整合,不僅有助於提升養殖效率,也具備回應氣候變遷、促進環境治理的潛力。計畫實施重點包括建立感測與AI技術支援的智慧監控系統,引入風能、太陽能與水力等再生能源以降低耗能,並結合跨域合作與教學現場,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實地操作與專題研究,提升綜合實務能力。
演講中,黃主任詳述計畫涵蓋臺南安南、七股與麻豆等區域,並預計拓展至高雄彌陀。她強調,這不僅是科技創新的一環,更是連結不同世代與領域的合作實踐。從年輕學生到在地漁民,從教學現場到產業現場,這段歷程促進彼此理解,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核心在於解決問題與創造價值,而非僅為應付考試或完成學術成果。
活動引發學生廣泛關注與積極回應,南大許多同學表示,透過講座讓他們更清楚理解智慧養殖與永續科技的內涵與實際操作方式,也進一步激發投入相關研究與實務應用的興趣與動力。現場交流熱絡,充分展現同學對技術應用與社會實踐的關懷與投入。南大電機系盼透過學術交流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如何介入實際場域,鼓勵從自身專業出發,思考跨領域整合與永續發展等重要議題。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9 17:22:06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