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藝術新視界 探索藝術寶藏的無限可能 「維度綻放-2025台灣美術院年度大展」開幕 文化部長李遠:「咱(lán)鬥陣來做事情」

「維度綻放-2025台灣美術院年度大展」即日起至5月6日於中正紀念堂1展廳展出,今(12)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長李遠、中央通訊社董事長李永得、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台灣美術院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廖修平、台灣美術院院長蘇憲法及林磐聳、鐘有輝、江明賢、黃光男、李振明等20餘位院士,以及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謝里法、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榮賜、金寶電子總經理陳威昌等貴賓共同與會。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以我們的台語「咱(lán)」代表包含聽者、「阮(guán)」則不包含的區別說起,希望未來包含重建臺灣藝術史、臺南國家美術館等臺灣美術工作的推動上,「咱(lán)鬥陣來做事情」。李遠提到,文化部從2018年開始「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除了中央、地方政府協力,更捲動許多民間投入,共同找回、重建臺灣珍貴的藝術史,今年起「重建臺灣藝術史2.0」除延續典藏、研究、推廣,以及籌設臺南國家美術館等各項工作,也計劃將重建臺灣藝術史的豐碩成果,投入充實臺灣自己的AI內容。
「藝術與文化讓中正紀念堂的觀光客變得更多了」,李遠特別提到,中正紀念堂的儀隊去年7月從堂體移到戶外後,參觀人數不僅沒有減少,還增加了40萬人次,「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文化藝術活動在此舉辦,讓更多的藝術家、國內外觀光客來到這裡」。
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恭賀台灣美術院今年2月「維度綻放」在巴黎大皇宮展出圓滿,成功推進臺灣的文化外交;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榮賜表示,現在雖然是生成式AI興起的時代,相信藝術家的原創底蘊和精神仍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金寶電子總經理陳威昌指出,台灣美術院在巴黎的展出獲得極大迴響,感謝中正紀念堂提供場地,讓無法去巴黎看展的民眾,也能在中正紀念堂看到傑出作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新創控股公司執行長林雅萍表示,科技只是創作的工具、媒材,只有人腦的創作才能帶動人心的觸動。
台灣美術院院長蘇憲法指出,台灣美術院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15年,以推動美術創作與理論研究為職志、「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為方向,並在「重建臺灣藝術史」上扮演積極的角色。台灣美術院匯集臺灣美術界教授菁英、藝術創作傑出成就者,以及具有影響力的學者專家,從一開始18位院士到現在成員50多位,領域涵蓋油畫、水彩、水墨、膠彩、版畫、設計、理論等。「維度綻放」年度大展計有40位院士參展,展覽主題「維度綻放」圍繞著藝術的多元探索,透過精選參展的台灣美術院院士代表作品,展現臺灣藝術豐富的多樣性及創新與傳承,也提供觀者深入瞭解臺灣藝術家對於空間、時間、文化與思想的多重探索與詮釋,探索臺灣藝術發展脈動。
文化部長期支持國內文化藝術團體,辦理各項展覽、教育推廣等計畫,扶植視覺藝術生態均衡發展,114年接續展開「重建臺灣藝術史2.0計畫」,致力介紹臺灣土地的藝術資產,找回令人感動的臺灣藝術故事。台灣美術院本次與中正紀念堂合作舉辦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大展,讓大家能一睹臺灣藝術創作能量,並持續攜手為提升臺灣藝術文化新動能而努力,期待透過藝術家、專業人士與各界觀眾的精采碰撞,凝聚構築臺灣藝術文化主體性輪廓,擴大臺灣藝術史學研究的前瞻視野。敬邀各界親臨欣賞、品味豐美的視覺饗宴。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2 16:01:3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