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政府因應民間團體倡議,於去(2024)年4月核定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讓我們記取、憑弔過往苦難與歷史。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9)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監察委員范巽綠、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及高涌誠、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處長賴俊兆、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受難者家屬黃春蘭、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青年代表張瑀婕、倡議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的政治受難者,以及家屬與聯署者共約150人出席。
典禮在鐘聲下揭開序幕,由貴賓共同誦唸受難者姓名,並邀請青年代表張瑀婕朗誦由親歷白色恐怖的作家陳列所撰寫的〈519記憶祈願文〉,提醒世人,藉由記憶白色恐怖的歷史,「人們可以虔誠悼念,那些消逝在時間遠處的英靈或冤魂,並且有機會撫慰他們的家屬及後代,長年以來所暗自吞忍的屈辱和悲傷」,讓更多人對歷史裡的人事物「有著更多的共感同情」,進而開啟對話的契機,凝聚共識,走向未來一個可以公共參與和實踐的更美好社會。
典禮現場接續播放〈向前輩致敬〉影片,提醒今日的自由絕非憑空而來,必須更加省思與珍惜;並邀請劇團笨鳥工作室,以遺書為素材,透過撰寫遺書的受難者及收到遺書的家屬這兩個視角,演出《被扣押的絕筆信・愛》和《已消失的敬啟者・憶》。典禮最後,貴賓前往紀念碑自由獻花,向受難者前輩致敬。
政治受難者家屬黃春蘭表示,父親黃溫恭在她還在娘胎時被捕,初被判處15年,後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依總統蔣介石指示,改判死刑,於1953年遭槍決。她與父親未曾謀面,直到在她56歲生日的前夕,透過女兒張旖容,才從國家檔案管理局發現父親黃溫恭在行刑前留給家人的5封遺書,這是黃春蘭跟父親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連結。在父親被捕槍決後,家屬從此被烙印身分,不論是求學、就業、婚姻都被監控長達40多年,造成她與家人無可彌補的傷害。她的母親在這樣的監控中,即使晚年失智,仍記得身分證必須隨身攜帶,不然會被抓走。黃春蘭也極力呼籲臺灣要團結一心,共同維護難得的自由民主。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表示,去年的今天由發起團隊於人權館舉辦白色恐怖記憶日成立大會,今年則由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接手,是第一次由官方主辦的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紀念儀式,她對此非常感謝。王美琇表示,她對於日前立法院通過刪除白恐記憶日一事的震驚與憤怒,期待政府能更加重視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的基礎工程,唯有做好歷史記憶的傳承,轉型正義才能順利推動,民主也才得以鞏固。王美琇指出,期盼不要讓前輩跟家屬們在歷史長河所受到的屈辱和冤屈被白白犧牲與遺忘,也希望悲痛的歷史不要再次發生。
「在這座糖的地獄,人是哭不出來的的奴隸、是不再哀求的奴隸、是不會做夢的奴隸。在這座糖的地獄,人是被奪去姓名的奴隸、是不被視為人的奴隸、是不存在的奴隸。」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以此次人權藝術季中,海地藝術家引用古巴詩人Reinaldo Arena的詩說到,他有3個舅舅都是白色恐怖受難者,他們分別因為不同的理由,被判了死刑、無期徒刑等罪行,前天綠島錄名碑揭牌致詞的時候,原本萬里無雲的天空突然下起雨,讓他想起記憶中即使經歷過拿著舅舅的血書到處奔走這樣悲傷的日子,他的媽媽卻從來不會哭,或許不是因為媽媽堅強,而是因為在那樣的年代,所有人都如同詩裡所說,「人人都是自我囚禁下的奴隸,想哭都哭不出來」。
「對於所有臺灣人來說,白色恐怖是一個不能遺忘的日子」,李遠表示,作為文化部長也是受難者家屬的他,除了感謝所有受難者、家屬、團體、藝術家持續述說、記錄下白色恐怖時期最深沉的悲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任內努力把轉型正義的工作做好」,期盼讓包含他自己的所有人,更深刻瞭解受難者及家屬所經歷的痛苦及悲傷。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指出,透過記憶對抗遺忘是推動轉型正義與維護民主的關鍵。519白恐記憶日的設立是對於過去傷害的修補,也是對於未來的承諾,以及預防國家暴力的重演,以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對於日前立法院將包括519白恐記憶日等彰顯臺灣民主多元的紀念節日刪除一事,林明昕表示,政府對於白恐記憶的態度不會因此忽視與改變,行政部門仍會努力拓展、推廣,讓威權歷史被更多人記住,共同深化普世人權的願景。林明昕指出,省思歷史記憶是政府的目標,因此去年行政院送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並透過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有效推動政府機關活化保存不義遺址,讓記憶更有力量,讓臺灣邁向自由、公義與團結的未來。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表示,臺灣有著世界最長的白色恐怖與戒嚴時期,當時的獨裁政權透過肉體凌虐來讓人精神屈服,而至今日,唯有堅持坦承並且接受創傷、集體面對與接納,才是讓臺灣更堅強及強大的方法。白色恐怖記憶日的成立不只是為了紀念或緬懷,更是以過去的威權歷史為戒。何志偉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轉型正義,也會用所有方式讓這段歷史深刻在人民心中,讓民主人權自由的價值能夠永續,讓大家在心中的火種永遠不變。
人權館表示,為擴大社會關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今(19)日於景美園區活動現場亦舉辦人權市集,邀集具有相同人權理念的相關組織、團體、出版社、文史工作者等共同參與,傍晚在景美園區禮堂則將舉辦紀念音樂會,邀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樂音紀念。此外,人權館也邀請519行動組合、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陳定南教育基金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客家電視台等館所團體共同響應串聯,期待能讓更多民眾接近及認識臺灣在地歷史,帶動社會省思及公共對話,守護全民共同的民主與人權價值。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9 15:34:57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