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次世壯運一波三折 「靠北」聲浪督促改善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今天落幕,作為亞洲首次舉辦,雙北市府以辦喜事心態承接這場賽事,卻面臨預算緊繃、人力吃緊困境,導致賽程及場地等軟硬體出現缺失,引發「靠北」聲浪。

在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的賽會經驗基礎下,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攜手新北市長侯友宜,在2020年與國際壯年運動總會(IMGA)簽訂合約,接下籌辦台灣及亞洲首場世界壯年運動會的任務,誓言成為舉辦世壯運的楷模。

5年過後,賽事在全台灣7個縣市、超過60處場館登場,來自全世界約2.5萬名選手陸續集結,然而等待他們的,除了熱血沸騰的切磋競技,還有種種待改善的人為疏失。

今年5月12日,臉書粉絲專頁「靠北世壯運」成立,開放被雙北市府「雷」到不行的人分享、發洩自身遭遇,沒想到粉絲人數迅速成長,1週後就超過世壯運官方粉絲專頁,並成為許多志工、選手詢問或宣導賽事新規的平台,累計投稿量更在今天突破千篇。

回顧賽事籌備過程,在5月17日開幕前便有許多選手抱怨賽程遲遲未公布,無法安排交通及住宿,即便世壯運執委會當時說明作業並無延宕,而是對戰表、出賽時間等資訊須經總會審核,仍止不住批評。

此外,選手大禮包中的智慧錶被許多人反映有瑕疵、異常,須向主辦單位更換新品,且被議員質疑疑似為中國貼牌貨,違反採購標規。

爭議未因賽事展開而停歇,有選手開幕遊行時背著選手包出席,背包卻因隨附乾燥劑遇雨後產生高溫而燒破,還有數名志工反映識別證英文拼音錯誤,如「王得權」變成「GET-RIGHT KING」等,另有宣傳帆布上印著「四邊包繩不打洞」字樣,成為網路迷因哏。

針對「四邊包繩不打洞」一事,台北市建管處當時澄清,此宣導廣告是民間自行製作,由施工中建築工地廠商以圍籬空間為城市盛事宣傳,而不是官方製作張貼。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對志工英文姓名遭翻譯錯誤致歉,要求即刻修正、補發。

關於禮包部分,世壯運執委會說明,目前尚未辦理驗收程序,將明確要求廠商依照需求規範書,同時要求承攬廠商敘明並提供佐證資料,若有違約情事即依契約及政府採購法相關規定論處。

執委會補充,由於賽程須符合總會規範修正,在4月17日公布後,網球、排球賽事依競賽規程於賽事前抽籤,確定對戰組合,羽球、桌球則是因應總會期盼,讓所有選手有更多比賽及交流,所以因應報名人數有部分調整賽程。

儘管缺失不勝枚舉,世壯運仍在預算吃緊、僅世大運新台幣171億元的1/10,以及因非暑假期間而人力有限的困境下,創下多項賽會紀錄。

執委會表示,本屆賽會選手年齡橫跨30歲至105歲,是歷屆年齡層最廣的一屆,且創先例增設棒球項目中的公開女子組別,更將台灣發明的木球運動首次納入世壯運運動項目中,將在地特色推向全球視野。

執委會指出,2025世壯運累計高達4萬8000參賽人次,獎牌總數突破1萬3500面,不僅是一場運動盛會,更是一場凝聚健康、活力與跨齡交流的國際體育盛典,為全球高齡社會提供了嶄新典範,也讓世界看見運動所蘊含的團結力量與無限可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