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擴大篩檢 半年破百萬人、女多於男
大腸癌年奪7000條人命,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有助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35%死亡率。國健署今年起擴大篩檢對象,至今已破百萬人接受篩檢,較去年同期增26.24%、女多於男。
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及死因統計顯示,民國111年大腸癌發生病例計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113年大腸癌死亡人數計7000人,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
由於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的方法。依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以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35%死亡率。
隨著大腸癌出現年輕化趨勢,衛福部今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至45到74歲民眾,以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國民健康署今天透過新聞稿公布最新統計,截至7月2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103.7萬人,較去年同期82.2萬人提升26.24%。其中,女性篩檢人數高於男性,男性篩檢人數為40.2萬人,女性為63.5萬人。
國健署強調,若篩檢結果顯示疑似異常,民眾勿驚慌,應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經切除可有效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掌握治療黃金期,而早期大腸癌經過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糞便潛血檢查不具侵入性,檢查前也不必限制飲食。」國健署指出,僅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遵循4步驟,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送回醫療機構,等待篩檢結果即可。
國健署提醒民眾,生活忙碌之餘,別忘了照顧腸道健康,除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外,也撥空做大腸癌篩檢。
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及死因統計顯示,民國111年大腸癌發生病例計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113年大腸癌死亡人數計7000人,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
由於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的方法。依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以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35%死亡率。
隨著大腸癌出現年輕化趨勢,衛福部今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至45到74歲民眾,以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國民健康署今天透過新聞稿公布最新統計,截至7月2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103.7萬人,較去年同期82.2萬人提升26.24%。其中,女性篩檢人數高於男性,男性篩檢人數為40.2萬人,女性為63.5萬人。
國健署強調,若篩檢結果顯示疑似異常,民眾勿驚慌,應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經切除可有效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掌握治療黃金期,而早期大腸癌經過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糞便潛血檢查不具侵入性,檢查前也不必限制飲食。」國健署指出,僅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遵循4步驟,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送回醫療機構,等待篩檢結果即可。
國健署提醒民眾,生活忙碌之餘,別忘了照顧腸道健康,除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外,也撥空做大腸癌篩檢。
- 記者: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