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中山大學水下科技 蕭副總統讚自主研發拓展實力
副總統蕭美琴22日至中山大學視察海洋科學學院的水下載具與智慧操控平台研發成果;蕭副總統表示,如何引進國外技術,擴展自己實力,穩定台海安全,是現在重要課題。
國立中山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中山大學近年來針對「海洋內太空」的探索與技術布局,成果斐然。蕭副總統22日傍晚至中山大學視察,過程從國產科研潛艇實機展示、智慧無人船到無人載具AI應用技術平台,展現台灣海洋科技自主發展堅強實力與突破進展。
蕭副總統視察時表示,中山團隊在自主式水面無人船、水下自主無人載具、水下感測器聯網系統等多項水下技術領域的突破令人讚賞,此類核心技術未來不僅可用於海洋環保、漁業與水下探勘,更具備發展國防應用潛力,對強化台灣海域安全與科技韌性有深遠意義。
蕭副總統說,中山大學的海洋相關研究是國家探索海洋重要學術基礎;過去在水下科技領域,她較聚焦國防安全,這次看到有人載具、無人載具中,中山從無到有、自主研發令人讚嘆。
副總統也說,除購買設備外,如何透過管道引進國外技術,進而擴展自己實力,穩定台海安全,這是她與總統賴清德關注的課題。
中山大學表示,中山團隊攜手國研院海洋中心、台船、中信造船、國防大學等單位,打造台灣首艘兩人座科研潛艇原型機,歷經超過10次實海域測試,目前正朝第2代透明半罩潛艇技術升級邁進,建置深海模擬艙,不僅作為耐壓測試關鍵設施,更已成為國內學研界進入海試前重要試煉場域。
中山大學說明,為全面提升台灣水下載具自主發展能量,2021年依國科會指示,成立跨校整合的「智慧操控水下載具平台技術研發學研中心」,整合多校研究資源,推進涵蓋聲納、導航、AI辨識、影音通訊、水下充電、水上水下載具協同控制等,成功研製出多款自主/遙控式無人載具及感測系統。
國立中山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中山大學近年來針對「海洋內太空」的探索與技術布局,成果斐然。蕭副總統22日傍晚至中山大學視察,過程從國產科研潛艇實機展示、智慧無人船到無人載具AI應用技術平台,展現台灣海洋科技自主發展堅強實力與突破進展。
蕭副總統視察時表示,中山團隊在自主式水面無人船、水下自主無人載具、水下感測器聯網系統等多項水下技術領域的突破令人讚賞,此類核心技術未來不僅可用於海洋環保、漁業與水下探勘,更具備發展國防應用潛力,對強化台灣海域安全與科技韌性有深遠意義。
蕭副總統說,中山大學的海洋相關研究是國家探索海洋重要學術基礎;過去在水下科技領域,她較聚焦國防安全,這次看到有人載具、無人載具中,中山從無到有、自主研發令人讚嘆。
副總統也說,除購買設備外,如何透過管道引進國外技術,進而擴展自己實力,穩定台海安全,這是她與總統賴清德關注的課題。
中山大學表示,中山團隊攜手國研院海洋中心、台船、中信造船、國防大學等單位,打造台灣首艘兩人座科研潛艇原型機,歷經超過10次實海域測試,目前正朝第2代透明半罩潛艇技術升級邁進,建置深海模擬艙,不僅作為耐壓測試關鍵設施,更已成為國內學研界進入海試前重要試煉場域。
中山大學說明,為全面提升台灣水下載具自主發展能量,2021年依國科會指示,成立跨校整合的「智慧操控水下載具平台技術研發學研中心」,整合多校研究資源,推進涵蓋聲納、導航、AI辨識、影音通訊、水下充電、水上水下載具協同控制等,成功研製出多款自主/遙控式無人載具及感測系統。
- 記者: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24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