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仲裁協會攜手大學校院 啟動民事契約爭議解決對話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與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於8月27日上午,假台北市共同舉辦「從契約訂定到爭議解決-學校民事契約仲裁經驗談」座談會。在何明果與鄭道明二位理事長的號召下,有來自20所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的校長、副校長、總務長與人事主管踴躍出席,展現高教界對契約爭議預防與治理風險控管的高度重視。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吳永乾於開幕致詞時指出,高等教育正面臨招生、財務與治理等多重挑戰,學校不論公、私立皆難免會遇到工程、採購等契約糾紛;在此背景下,仲裁與調解等替代性爭議解決機制(ADR),因其專業、經濟、迅速、有效及程序不公開的特點,能為大學校院提供制度化的權益保障與和平解決爭議的選擇。
吳永乾理事長同時提到,該會自民國44年9月5日成立,迄今屆滿70週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仲裁機構,擁有逾千名登記在案的國內、外仲裁人與專職案件管理人員,也是高教人士參與最深的仲裁機構。
何明果與鄭道明兩位理事長則分別強調,仲裁相較於法院訴訟,更具效率與專業性,而且更節省費用,對於學校契約爭議處理有其價值,並高度肯定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的案件管理表現及公信力。
座談會特別邀請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現身說法,以「從契約訂定到爭議解決」為題進行專題分享,他以擔任10年總務長及現任校長的校務治理經歷,從實務案例深入剖析學校民事契約納入仲裁條款的運用成效,並分享如何兼顧保障學校權益與爭議解決效率,內容深具啟發性。
仲裁協會並提供客製化仲裁條款供各校出席者參考,以利大學院校納入學校工程發包及採購契約中。與會校長及代表們踴躍提問及進行意見交流,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並建議,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為各校師生辦理排難解紛的調解知能培訓。
此次座談會不僅搭起大學與仲裁機構的對話平台,更強化高教界對訴訟外爭議處理制度的認識。主辦單位深切期盼仲裁及調解制度能於高教治理的法律風險控管上,成為大學校院處理契約爭議挑戰的堅實後盾。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7 21:00:00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