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ICE突襲韓企在美工廠 外派移民與稅務風險升溫

美ICE突襲韓企在美工廠 外派移民與稅務風險升溫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13 11:40:12)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2025年9月初於喬治亞州的某南韓企業工廠進行大規模突襲行動,拘留475名工人,其中超過300人為南韓國民。據報導,多數被拘留者以B-1商務訪客簽證或透過電子旅行授權系統(ESTA)入境,但卻執行短期、高度技術性工作,負責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等。此事件引發韓美之間的外交緊張;南韓官員與倡議者批評執法過於激烈且不利雙邊合作。另一方面,喬治亞州工會則指稱部分外籍人員實際在美從事的行為,已超出B-1或ESTA簽證計畫所允許的活動範圍。

資誠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分析,此事件凸顯跨境派遣在移民與稅務面向的高度風險與複雜性。企業即使僅派遣員工短期赴美,亦可能同時觸發美國聯邦與州層級的所得稅、薪資稅之申報義務,例如:

• 外國公司如有員工或代理人在美提供服務,可能被視為在美從事貿易或業務,需履行美國公司聯邦所得稅申報義務。依多數美國稅收協定,若在美活動達到「常設機構」程度(例如擁有固定營業場所或存在代理人),外國公司須就歸屬於該常設機構的所得在美納稅。• 員工在特定州從事的行為可能導致受聘的外國公司產生州稅務連結,使公司需繳納州公司所得稅、特許經營稅等。• 外國公司若有員工在美工作,通常需自薪資預扣美國聯邦及州所得稅,以及社會安全與醫療保險稅,並辦理相關薪資稅申報。• 在美工作的外籍員工通常需就美國來源工資繳納美國所得稅;稅收協定可能提供短期停留及特定薪資門檻的豁免,但須符合條件並完成個人申報與協定利益主張。

蘇宥人提醒,若外籍人員從事超出其入境身份所允許的工作(例如實際參與作業),除可能構成移民違規,也可能改變公司或個人在美的稅務義務。如未遵循美國稅務與申報義務,不論是外國公司或是被派遣之員工都將面臨重大罰款和利息。

蘇宥人表示,本事件不僅揭示外派員工赴美的移民風險,也顯示外國公司在美經營面臨的稅務複雜度。企業在規劃跨境派遣時,必須審慎評估移民與稅務合規,確保簽證用途與實際工作內容一致,並履行所有美國稅務義務;否則,將可能面臨法律、財務及聲譽上的嚴重後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