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台北登場 卓院長盼「處處都有客家親」

2025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台北登場 卓院長盼「處處都有客家親」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25全球客家文化會議」,13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隆重開幕,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客委會主任委員古秀妃的陪同下,與來自世界各地24國的客家鄉親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卓院長表示,會議成果將為未來國家文化政策與客家政策的推動帶來新方向,也期盼與各界共同努力,扶植並壯大客家文化,實現「處處都有客家親」的目標。

卓院長提到,客家文化在國內蓬勃、海外發揚,例如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即完整保存客家文化,8月底該國政要團睽違40年再度來台,象徵雙邊情誼更緊密,亦讓台灣與世界客家文化能夠相互鏈結。此外,自陳水扁總統執政以來,政府持續深耕客家,包括客委會推動「客家語言深植計畫」、客語能力認證、客語生活學校與沉浸式教學,以及「客家傳播行銷計畫」培育影視人才;賴總統上任後進一步推動「客家六箭」,涵蓋親子、教育、高齡、青年返鄉與飲食國際化等;客家電視台近年優質節目亦展現文化底蘊,讓更多族群認識並喜愛客家。

卓院長進一步指出,今年會議主題為「全球客家 台灣領航」,他曾提出「部部都是文化部」的想法,盼讓文化力量深入各項施政,打造更富文化與文明的國家;並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依循賴清德總統「擴大內需與觀光」發展方向,推動「季季都是觀光季」;同時,透過新成立的運動部推展全民運動,實現「人人都是體育人」,更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朝「處處都有客家親」的目標邁進。

總統府何志偉副秘書長也代表賴總統感謝全球客家鄉親為客家、為台灣的付出。他表示,20多年來,「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宛如一座橋樑,連結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今年更有超過24個國家的鄉親返台參與,展現對客家的真情。客家人以韌性與重視教育著稱,在國際情勢動盪之際,台灣仍維持穩健成長的經濟表現;在教育方面,賴總統上任後推動國小、國中、高中職乃至私立大學全面免學費,呼應客家重視教育的精神。

古主委則分享,首次參與「全球客家文化會議」便感受到海外客家鄉親的熱情,宛如過年般熱鬧。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於2001年首度舉辦,今年已是第12屆,客委會於同年成立,為全球唯一專責客家事務的政府機關,長年引領台灣客家向前,這一切並非偶然,而是歷任主委與無數前輩長期奔走的成果。感謝全球客家鄉親長期為台灣努力、守護台灣,讓我們走到今天,也盼把和平與希望交到下一代手中,「有台灣主體,才有台灣客家」。

古主委強調,今年適逢乙未戰爭130周年,當年「乙未三傑」吳湯興、徐驤與姜紹祖帶領客家鄉親,抵抗日本現代化軍事,雖然犧牲,卻無畏守護家園;同樣地,228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客家鄉親為了正義與守護家鄉付出許多代價。每個世代都有必須面對的挑戰與需要挺身而出的時刻,當前面對「惡鄰居」的威脅與分化,企圖破壞社會互信,但台灣人不怕、客家人不怕;我們要像130年前及7、80年前的前輩一樣,延續前人的精神,在嚴峻局勢中保持信心、堅定前行。

今日到場參與的貴賓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圓山大飯店董事長葉菊蘭、環境部部長彭啟明、客委會副主委邱星崴、范佐銘、主任秘書廖育珮、駐奧地利代表處大使劉玄詠、中央通訊社董事長李永得,客委會前主委楊長鎮與多位縣市政府代表等。

全球客家文化會議今年以「全球客家台灣領航」為主軸,集結全球24個國家、77個海外客家社團,近400位海內外客家先進與青年共襄盛舉,聚焦公共參與、語言傳承、產業創新及藝文串流等議題,進行客家事務國際推展交流,展現客家領航前行的團結與行動力。自2002年舉辦首屆以來,「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已成為海內外客家鄉親情感凝聚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本次會議不但展現台灣在推動國際客家事務的定位,同時回應時代變遷下的承諾,透過跨域交流與世代對話,將理念與策略化為具體行動。

會議於10月13日至10月14日在圓山飯店登場,由客委會進行業務報告,並邀請具備實務經驗業者及學術人士與談,和與會者共同激盪討論,希匯聚各界建言,作為未來推辦客家事務發展的導引。有關會議的詳細內容,歡迎關心客家發展的民眾可以上會議網站https://2025ghcc.hakka.gov.tw/查詢,亦歡迎觀看FB線上直播,共同關注全球盛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