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的第二生命 南大與山上國小攜手鴻躉公司帶學童探索循環經濟

國立臺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攜手山上國小,持續推動「太陽能小學堂」課後社團課程,將綠能教育扎根校園,培養學童自小理解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在山上國小蘇耿義校長與田雅芳教務主任的支持下,南大學生也能透過第一線教學現場,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課堂教材,深化自身的學習歷程。
本學期課程區分為「入門班」與「進階班」,由南大環生學院院長傅耀賢特聘教授團隊帶領進階班舊生於114年10月15日前往鴻躉股份有限公司參訪。此次課程在前一學期經驗的基礎上延伸發展,讓學生從課堂走入產業現場,進一步瞭解太陽能板的拆解與材料再利用過程,深化對綠能知識與循環經濟的理解。
在傅耀賢院長的推動下,鴻躉公司黃副總親自導覽,帶領學童們認識「處理前」與「處理後」的太陽能板樣貌,並展示分離出的玻璃、鋁框與接線盒等材料。黃副總準備多種樣品讓學生實際觸摸比較,協助理解材料的差異與再生價值。在孩子們的眼中,展示中的機台宛如「巨大的剪刀與篩子」在運作,而拆解後的原料則像「組好的樂高被重新拆開,再拼成新的玩具」。除了實作觀摩外,講解也結合實際案例,如回收玻璃可再製成建材、回收EVA能轉化為鞋材等,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循環經濟的應用。
臺南大學藉此次活動,不僅讓學童從課堂走向真實產業現場,也為「太陽能小學堂」培養科展研究的種子。透過南大主導的「太陽能電池循環經濟產業聯盟」平台,產業資源與教育現場得以連結,展現從校園到產業的學習延伸,體現知識轉化為行動的教育力量。
鴻躉公司身為南大聯盟的重要會員,同時也是臺南大學首家衍生企業,由傅耀賢教授創辦。此次與山上國小社團課程的結合,展現產業與教育共生的實踐樣貌。南大聯盟進一步整合產學能量,讓技術研發與教育推廣並進,將循環經濟的理念從產業端延伸至基礎教育現場。
國立臺南大學以大學社會責任為核心,推動環境永續與教育實踐,讓「太陽能小學堂」成為結合研究、產業與教育推廣的重要平台。南大將延伸在地連結與跨域合作,從社區扎根,培育關心能源與環境議題的新世代,讓綠能教育在學習與生活間持續發光。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1 10:48:51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