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團員坐身邊共演 台灣學子收穫豐碩

柏林愛樂訪台除音樂會演出外,今天首度帶來「並肩彩排」計畫,柏林愛樂成員坐在學子身邊指導共演,傳授指法與技巧,也叮嚀要注意傾聽,3個多小時的排練讓台灣學子收穫豐碩。

柏林愛樂「並肩彩排」計畫與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合作,由柏林愛樂小提琴團員賽門‧貝爾納迪尼(Simon Bernardini)擔任指揮,帶著NSYO歷屆菁英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支持的「樂無界」計畫成員,排練作曲家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及韋伯「魔彈射手」序曲。

貝爾納迪尼曾經是賽門‧拉圖(Sir Simon Rattle)在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助理指揮,彩排過程中重視細節、注重和聲,傾囊相授,「即使是很簡單的樂句,演奏的人也不能演奏得很簡單,音樂就是要有話可說。」

貝爾納迪尼也表示,只有4把低音提琴的聲部要如何被聽見,「小提琴聲部就要傾聽,讓音樂漂浮在低音提琴之上。」

坐在這些年輕音樂學子旁的柏林愛樂成員,包括第二小提琴首席克里斯多夫‧霍拉克(Christophe Horak )、低音提琴團員雅努許‧維吉克(Janusz Widzyk)、低音管團員瓦茲拉夫‧佛納謝克(Vaclav Vona?ek)、法國號首席曾(音勻)以及長號團員耶斯伯‧布斯克‧索倫森( Jesper Busk Sorensen)等人,第一時間給予學子建議和鼓勵。

其中,維吉克耳力超好,即時提醒低音提琴聲部學子「剛剛少一顆音」。索倫森則表示,他是利用指揮給信號的空檔,告訴身邊的長號學子該如何表現,「我會演奏給他們看,透過聆聽也可傳承。」他也勉勵音樂學子,考上柏林愛樂的秘訣就是「練習再練習」,「要拿到機會,天份只佔10%,90%就是不斷的努力練習。」

參與的台灣音樂學子之一、長號學子鄧九瑜分享,老師說要放輕鬆,才能完成音樂;學子鄧景倫也表示,大師既像老師、又像夥伴,「知道他們是柏林愛樂的團員,就是老師;但他們又在我們身邊跟我們一起完成音樂,收穫很多。」

除了樂團排練之外,柏林愛樂團員也給室內樂弦樂與木管兩個大師班,NSO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首席王怡靜到現場旁聽後表示,柏林愛樂成員鼓勵年輕學員大膽一點;NSO小提琴聲部團員方俊人也說,柏林愛樂成員鼓勵音樂學子多一點想像力,也提出不同的樂句詮釋,希望讓年輕世代對音樂有更多想像。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今天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過去柏林愛樂訪台就是開放彩排給音樂學子欣賞,「這次我們要的更多,希望柏林愛樂可以多留一點傳承。」

許峻郎說,NSYO團員們充滿專注力和活力,柏林愛樂團員坐在學員旁邊一起完成音樂,雙方非常平等;過程中不放棄任何細節的追求,讓他分外感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