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公共場合哭鬧被討厭? 5成民眾先看家長「這舉動」

[周刊王CTWANT] 不少爸媽會趁暑假帶小孩出遊,卻也怕遇到「厭童族」,兒福聯盟17日指出,39.5%民眾不排斥小孩,只有16.1%的人反感,多數人是怕小孩在公共場合哭鬧太吵,54.9%民眾會先看家長的處理方式。
兒盟調查指出,如果小孩在公共場合哭鬧,54.9%民眾會先看家長的處理方式,約1成的人會主動干預,36%會默默離開,少數人會用白眼或嘖聲表達不滿和貼上網抱怨。但其實57.6%的人會關心小孩狀況,有38.4%願主動伸出援手,而大多人其實是無法忍受小孩的噪音。
據調查,46%的民眾一週跟小孩相處不到2天,有25.2%幾乎不跟小孩接觸,而他們對小孩的包容度也明顯較低,50.1%的人認為「會哭鬧的孩子就不該出門」,而經常跟小孩互動的比較能理解家長育兒的辛苦。
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南韓設「無童區」(No Kids Zone)餐廳、咖啡廳等,也引發社會爭議,2023年,雖有議員積極推動禁止,但沒有立法進展;反觀法國政府積極計畫立法禁止餐廳、飯店拒童,不僅有參議員提案將拒童列為非法,強調「孩子不是麻煩」,兒少與家庭事務部官員也批評拒童是在分裂社會,呼籲還孩子「喧鬧的權利」。
兒盟說,少子化問題加劇,小孩變少,大人也不習慣孩子的存在,讓社會對兒童包容度下降,成為惡性循環。為改善「厭童」氛圍,兒盟發起「育兒禮貌運動」,有「二不二要」,不白眼、不嘖聲、要幫忙、要包容。兒盟也邀親子專家羅寶鴻分享「八大安撫撇步」,教導父母面對育兒挑戰。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