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例非洲豬瘟! 專家籲「重視廚餘退場問題」:可學習穆斯林國家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 專家籲「重視廚餘退場問題」:可學習穆斯林國家
台灣爆出首例非洲豬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台中市梧棲區某廚餘養豬場爆出非洲豬瘟案例,短短10天內就死了117頭豬,農業部緊急宣布自22日起全國養豬場禁運、禁宰5天,同時禁止廚餘養豬,防堵疫情擴散。對此,屏科大獸醫系主任林昭男建議,可以參考穆斯林國家如何處理廚餘,並訂定年限讓廚餘養豬逐步退場。

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此案目前仍需等待相關結果出爐才可確定破口為何,外界不能直指廚餘餵豬就是罪魁禍首,因此並未考量全面禁止廚餘餵豬,未來將針對廚餘餵豬進行滾動式檢討,也會進一步成立相關團隊來研究日本的廚餘轉換成飼料模式。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屏科大獸醫系主任林昭男說到,去年國內有一半廚餘量是透過養豬場去化,廚餘處理雖是環境部的責任,卻長期讓農業部的養豬畜牧系統處理,近期非洲豬瘟病毒進到台灣,必須正視廚餘退場問題,因為當病毒入侵後,僅僅是少量污染到廚餘等,若消毒又不完全,豬隻一旦吃下就會染疫。

林昭男認為,政府可訂定年限讓廚餘退場,除了可設置堆肥場來處理廚餘,也可呼籲民眾養成不要剩食的習慣,或是學習穆斯林等境內沒有豬隻產業的國家是如何解決廚餘問題。

林昭男也提到,台中市府打算以撲殺掩埋的方式,來處理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豬場的其他豬隻,但此舉恐怕會汙染地下水。他舉例,2018年羅馬尼亞某大型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就是因為使用了地下水,病毒透過地下水擴散,最後只能整場撲殺。

林昭男說,目前國內對於斃死豬處理有掩埋、焚燒或化製等,如果要掩埋,必須要確認是否挖得夠深、有無鋪設防水布,而屍體腐化後會產生屍水,若屍水滲透到地下水,加上台灣多處地下水連通的,可能會因此向外傳播。

林昭男建議,如果養豬場使用了地下水,務必要加消毒水與氯錠等東西進行處理。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