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連城24天未返台北!卓揆:復原效率提高

季連城24天未返台北!卓揆:復原效率提高
卓榮泰表示,季政委自10月1日進駐輪任總協調官後,長達24天未返回台北,也因此提高花蓮災區復原效率(圖/行政院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關心花蓮光復鄉復原重建情形,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前往當地視察「馬太鞍溪橋重建、馬太鞍溪上下游疏濬復建」工程進度時表示,政府從上游堰塞湖水位監測、下游清淤,到整體馬太鞍溪整治,全面推動各項復原重建工作,為花蓮光復鄉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卓也透露,行政院政委季連成自10月1日進駐輪任總協調官後,長達24天未返回台北,也因此提高花蓮災區復原效率。

卓榮泰到場後,依序聽取交通部公路局局長林福山、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林元鵬、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分別說明「台9線馬太鞍溪橋災害修復進度說明」、「馬太鞍溪堤防重建與疏濬進度說明」、「馬太鞍溪堰塞湖國有林地土砂清疏與治理規劃」等報告。包含行政院政委季連成、發言人李慧芝、顧問李孟諺、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農業部次長黃昭欽、立委鄭天財等均陪同院長視察。

卓榮泰指出,今日前來視察的路上,先行經馬太鞍溪橋南下涵管便道,再走北上涵管便道,並進入花蓮光復鄉市區,充分感受到同行的中央前進協調所指揮官季連成及副指揮官李孟諺對光復鄉充滿感情與責任,尤其季政委自10月1日進駐輪任總協調官後,長達24天未返回台北,也因此提高花蓮災區復原效率,包括10月10日涵管便道完成通車,並於10月21日歷經兩次新堰塞湖洪峰的考驗,顯見涵管便道已能適度承接起目前的交通量,後續交通部也將於明年1月底完成鋼便橋,並於116年底完成永久性橋梁的重建工程,為花蓮光復鄉親再次提供安全進出的道路。

至於堤防部分,卓榮泰表示,經濟部水利署目前優先建構河道疏濬深槽辦理緊急疏濬工程,預計明年汛期前完成堤防復建工程;此外,馬太鞍溪北岸萬榮鄉、鳳林鎮30多年前由「台灣省政府新生地開發處」興建全國第一條「超級堤防」,他也對此向主席宋楚瑜請益過去如何下定決心推動,而政府未來將推動馬太鞍溪百年防洪計畫,在馬太鞍溪南岸建造第二道防線「超級堤防」,除達成100年防洪標準外,也將上游堰塞湖及水流下刷力道等情境因素納入考量,以更新方式、更短時間、更安全標準持續加高、加厚、加實堤防。

卓榮泰指出,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壩體太大,隨時有可能因豪雨或落石,致使水位再度提高,因此農業部及經濟部應儘速訂定方案,做好引流規劃,避免後續溢流;他表示,為使施工機具及人員能安全接近或進入堰塞湖壩體,進行中長期減災工程,目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規劃兩條不同施工便道路線,其中一項方案是從光復林道19K處起開設,雖然便道長度較長,約13公里,但對於施工機具及人員較有安全保障,也請林保署後續妥予評估後儘速進行。

至於馬太鞍溪下游,卓榮泰強調,必須全力清淤,目前暫置的泥土、泥塊、淤泥,必須清運並再活化利用,不能長時間堆放在暫置場,應妥適規劃移除時程,以恢復花蓮好山好水的美景。

卓榮泰說,自9月23日堰塞湖溢流後,已歷時超過一個月,期盼未來能將這段期間的救災與重建復原經驗擴散到全國各地復建工程;他也已要求農業部全面重檢視全國各地、各河川溪流上有可能形成或已形成堰塞湖的地形地貌,並加強監測,相關單位務必汲取此次教訓,不能讓歷史重演,為台灣國土及國人做好把關工作。

最後,卓榮泰再次代表總統賴清德向所有工程人員、地方政府表達感謝,在大家發揮效率之下,讓花蓮災區一個月就展現與災變發生時完全不一樣的風貌,期待大家再接再厲,全力推動各項重建復原工作。



相關新聞


同志遊行今登場!蔡英文喊:不僅是一場遊行更是展現信念


綠高雄市長初選激烈!陳其邁曝「這時間」前協調好更好


不談光復節!賴清德紀念古寧頭戰役:保衛台澎金馬信念不曾動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