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乾洗、濕洗怎麼選? 髒污、省水、沙塵都有影響
穿越雲層、翱翔天際的飛機需要清洗嗎?答案是肯定的。不僅為美觀,還有保護塗層、延長機殼與零件壽命、減少燃油消耗等好處。
洗飛機是門大學問,不僅有乾洗、濕洗之分,還要考量骯髒程度、清洗技術、用水量、設備、環境法規等,甚至連夏季、冬季也有不同考量。

現代技術減95%用水
跟洗衣服一樣,飛機清洗分乾濕洗。「濕洗」會用到水、肥皂,而「乾洗」並不是完全不用水,通常會先用布或噴霧將專用清潔劑塗抹機體後,再擦拭乾淨。
雖然耗用大量水,但清洗飛機不僅是為美觀或形象,還有助保護飛機的塗漆,延長機殼使用壽命、保護零件、甚至可減少飛航的燃油消耗。
新技術的發展已大幅減少用水量,根據航空運輸行動組織(ATAG, Air Transport Action Group)旗下的網站,傳統濕洗一台廣體客機需用1萬3000公升的水,但乾洗配上環保科技,用水量可減少95%。
機器人省時省水省人力
為減少洗飛機的耗水量、人力、時間,近年航空界紛紛採用自動化設備。瑞典公司Nordic Dino就是一家洗飛機機器人的製造公司。
Nordic Dino以窄體飛機為例指出,傳統清潔方法派出8-12人的工作團隊約需花上3-6小時,使用機器人僅需2-3人一組,時間也縮至1-2小時。
在用水量上,傳統人工清洗窄體飛機約使用8000-1萬公升的水,而機器人濕洗約需700-1250公升。

濕洗、乾洗比一比
選擇濕洗或乾洗的考量很多。Nordic Dino說明,長期未清潔、髒污程度嚴重的飛機應用濕洗,可達「深度清潔」的效果;乾洗則適用有定期清潔、污垢少的飛機。
乾洗雖然省水,但Nordic Dino建議沙塵較多的地區要使用濕洗,即便是在水源珍貴的中東地區。因為外層累積了大量沙塵時,乾洗可能會摩擦表面,損壞塗層,甚至影響空氣動力學性能,「沒人會用乾洗來洗一台布滿沙塵的車子,洗飛機也是一樣的道理。」
即便濕洗清潔效果較好,還是要考量不同國家的環境法規跟用水限制。有些機場擔心清洗的污水會污染環境,對洗劑成分跟污水處理都有規範。目前,已有業者開發100%植物性、100%生物可分解、不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清潔劑。
濕洗限制多,有些航空公司可能會因難達要求,轉而採用乾洗。Nordic Dino機器人(Nordic Dino Robotics)商務長安德里諾維(Veronika Andrianovaite)舉例,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跟馬德里,冬天能用濕洗,夏季卻會因全國水力供應不足,不能用濕洗。

- 記者: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羅億庭、陳文姿 編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