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車現實」卡在哪? SMAT:今年電動機車市售比僅6.8% 民眾盼補助直達消費者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統計,2025年電動機車市售比至目前僅有6.8%,與政府設定的2025年20%目標相距甚遠。根據協會今(20)日公布的「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超過半數民眾直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推動力道不夠,現行補助效益有限,已延宕運具電動化進程。


協會表示,逾九成民眾呼籲政府補助應回到消費者身上,超過八成民眾要求相關政策推動應更積極,顯示推廣電動機車已成為不分縣市、橫跨各黨派立場與世代的共識。



「購車現實」卡在哪? SMAT:今年電動機車市售比僅6.8% 民眾盼補助直達消費者

SMAT公布《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高達八成民眾跨世代、跨政黨要求政府更積極推動電動機車。圖片來源: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提供


購車現實卡在車價與補助


機車深植於台灣民眾日常生活。根據調查,台灣民眾的使用運具習慣,87%的民眾外出仰賴私人運具,其中3/4(75.7%)以機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調查並顯示,高達80.8%的民眾認同推廣電動機車有助於淨零與改善空污,然而,當實際面臨購車選擇時,民眾最重視的是「車價」與「政府補助」,分別成為影響購買意願的首要與次要因素。


政府將運具電動化訂為2050年淨零排放的關鍵戰略之一。在政府推動運具電動化的政策積極度上,超過半數(50.6%)民眾認為中央政府不夠積極,其中更有高達六成的現有電動機車騎士表達不滿。地方政府的表現亦未能獲得好評,48.9%的民眾指出地方推廣力道不足。


九成民眾盼補助直達消費者


根據SMAT調查,高達九成(91.9%)民眾呼籲政府補助應以「消費者」為主,而非以各類計畫的名目發放給「製造商」,才能更有效刺激市場、提升購車意願。針對現有補助,近六成(58.6%)民眾認為經濟部相關政策力道不足,對購買意願助益有限;但近四成(38.3%)的燃油機車騎士卻表示,經濟部補助可提高他們轉購電動機車的意願。在環境部的補助項目上,有八成(82.2%)民眾敲碗環境部恢復對新購電動機車的補助,盼能讓首購族更有動力入手電動機車。


SMAT理事長邱俊榮指出,環境部未能正視台灣民眾對機車的高度依賴性,更忽視年輕族群剛成年時根本沒有舊車可以汰換,「在價格考量下,年輕人的第一輛機車就選擇油車」,十年騎下來,對台灣淨零碳排造成的負面效益難以想像。協會呼籲環境部能夠恢復2020年起取消的新購電動機車補助。


調查:電動機車為不分縣市、跨世代、跨黨派共識


在使用成本上,六成(59%)的民眾表示若政府提供電池資費補助,將提升購車意願;即便是燃油機車族,也有差不多比例(57.3%)願意在政府提供電池資費補助時改騎電動機車。


此外,七成(70.1%)民眾支持推動「綠色扣除額」制度,讓購車支出可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特別扣除額,顯示社會普遍期待政府以更靈活、多元的政策工具強化誘因。另有八成(80.9%)民眾認為政府應規範車廠「電動機車銷售比」,要求產業共同承擔減碳責任,反映全民對政策公平性與產業永續的高度期待。


協會表示,民調結果顯示,電動機車相關政策已是不分縣市、橫跨黨派立場與世代的共識,政府應落實產業升級與運具電動化,帶領台灣邁向淨零轉型。



「購車現實」卡在哪? SMAT:今年電動機車市售比僅6.8% 民眾盼補助直達消費者

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報告。圖片來源: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提供


「購車現實」卡在哪? SMAT:今年電動機車市售比僅6.8% 民眾盼補助直達消費者

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報告。圖片來源: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提供


註:本次《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由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委託山水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調查對象為全台年滿18歲且擁有機車駕照之民眾。調查時間為2025年8月18日至8月25日。調查方法是以訪問地區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有效樣本回收1080份成功樣本。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2.98個百分點。資料來源: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