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重新找對老公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任珍在36歲把前任老公離掉,因為當年結婚時,只懂吃喝玩樂,等到孩子出生,還要上班的任珍才發現老公竟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人。
直到兒子唸到中學,各方面相當穩定,自己也秘密進行離婚規劃五年,終於將房產、貸款、收入做了妥當安排而提出分手要求。
幸好前夫看到有一筆可觀的錢,雖然嘟噥兩句,最後還是答應,原因是外面還有暖昧的女人正等著他。
無「夫」一身輕
任珍在離異後的五年,如魚得水,她說:「結婚當時太年輕了,成天只知道玩耍,有了孩子則每天早上眼睛張開就是責任,這段時間的磨練讓我成熟了。」
從兒子的國中、高中、大學、出國留學,一路就是負責任地做個好媽媽,她在一家公務機構服務,做到人事室主任才退休。陪伴兒子的過程是個不嚕囌的娘,兩人很好溝通。
任珍剪了個瀟灑的短髪,笑聲爽朗,嘴邊的酒窩時不時跑出來,很可愛。
「媽,妳再找個伴吧!我在美國唸書,不能隨時跑回來看妳……」,已然180公分高大的兒子,望著媽媽而關切地建議。
「可是我們有視訊啊!我還是看得到你呀!」
「媽,那不一樣,有個伴會更有趣。」兒子認真地說服了任珍。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找對良人做對伴
任珍每週上一次肌力訓練課,一次合唱課,還有社區大學電影欣賞課,唯一的遺憾是找不到隨時可一起出發爬山、輕旅行的伴。
所謂的「伴」,講明白點,就是男朋友。
說話有趣的任珍,手撥弄了短髪,睜圓了眼睛明白地說:「男人滿街跑,但是真正是我要的沒幾個。後來我設定了兩個目標三個條件,終於找到了。」
第一個目標:從「作伴」到「男朋友」到「結婚的老公」,允許自己從長計議,不再是20歲當時,對方「要」自己就點頭了。
第二個目標:打開眼界、擴大視野,不再是從周邊親友介紹,或是社團認識的。任珍提起勇氣到國際交友網站,開始逛。
任珍排除「一對一」的忠誠度交友,她認為網路世界是可以「海撈」,不必自我封閉。也就在同時和五、六個男人聊天的過程,她累積了經驗,也越來越清楚——「未來老公」需要3個「好」的條件。
三個「好」條件
經歷了初期網路找伴的新鮮感,任珍在半年後明白了自己「要」什麼樣的伴。
三個「好」條件,指的是:
第一「好」:好腿力
任珍說:「那些外國的網友聊聊就好,畢竟我還是需要在地的男伴,他們要有走路不喊累,膝蓋還勇健,樂意揹個背包就出發去爬山或到另一個城市旅行。」
第二「好」:好眼力
「為什麼需要好眼力?」
任珍說:「各住各的階段,至少還能拿著手機傳Line啊!我碰過幾個眼力不好的伴,過馬路要我扶,傳Line也不讀不回,算了吧!」
第三「好」:好財力
「大家約好出門都是AA制,分手時也沒話講,對方至少有退休金,沒有誰要養誰啦!」,任珍說得頭頭是道。
婚戀的「黃昏市場」原來各有規矩,祝福任珍在覓得良緣的路上不寂寞!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