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濟一日顎骨重建手術 口腔癌患者術後外觀無影響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58歲湯先生數十年嚼食檳榔,日前因牙齦痛與口腔潰瘍前往醫院檢查,確診口腔癌第二期,癌細胞已侵蝕至下顎骨;起初希望以動脈化療控制病情,但隨著狀況惡化、化療效果不佳,輾轉至台北慈濟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求診。



台北慈濟一日顎骨重建手術 口腔癌患者術後外觀無影響
圖/台北慈濟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許博智提醒民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口腔癌的關鍵,民眾應善用衛福部兩年一次口腔黏膜篩檢。(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許博智評估腫瘤侵蝕範圍過大,必須切除右側下顎骨及下排牙齒,並以小腿腓骨進行下顎骨重建與植牙;為確保術後外觀及功能完整,醫療團隊運用3D列印結合「全球首例即時動態導航」技術,在一次手術中完成重建與植牙,讓湯先生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容貌不受影響。


根據最新統計,口腔癌位居男性十大癌症第四名,男性發生率約女性的10.4倍;許博智指出,檳榔、菸、酒為口腔癌三大危險因子,常見症狀包括口腔潰瘍久不癒合、牙齦或舌頭疼痛、口腔出血及張口困難,若延誤治療,可能造成顏面缺損、咀嚼與吞嚥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傳統下顎骨切除重建高度依賴醫師經驗,僅能透過術前影像估算與術中手感定位,術中容易切除過多或不足,影響外觀與咬合功能;此次台北慈濟醫院團隊率先完成全球首例運用動態導航「Jaw in a Day」的手術,可即時顯示鑽孔深度、角度與位置,協助醫師精準植牙,縮短手術時間並提高安全性。


許博智說明,「過程中,我們同步進行下顎骨切除與腓骨截取,並在小腿血管尚未分離時即完成植牙,確保骨塊血流供應穩定,再配合動態導航隨時校正鑽孔方向與深度,讓手術更快速、更精準」;這種一次到位的精準治療,讓病人能更快恢復外觀、咀嚼與說話與功能,至於是否影響日常生活。


許博智補充,「小腿有脛骨與腓骨兩塊骨頭,主要支撐來自脛骨,因此取腓骨移植幾乎不會影響走路與支撐功能」;提醒民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口腔癌的關鍵,民眾應善用衛福部兩年一次口腔黏膜篩檢,若出現口腔潰瘍久不癒合等警訊,務必及時就醫。


更多引新聞報導
老翁疑巴金森誤診 台北慈濟:竟是腦動靜脈畸形導致退化
中秋燒烤別吃過鹹 營養師教你低鈉撇步與健康彩蔬串燒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