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轉身再出發 花藝氣球班綻放就業新契機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推動失業者職業訓練,委託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附設語文技藝短期補習班辦理「氣球花藝佈置暨全方位活動策劃班」,歷經二個月密集訓練,於昨(21)日隆重結訓典禮。現場成果發表會上,學員以氣球與花藝交織的拱門、主題場景及畢業風格設計,展現學習的扎實成果,驚艷在場貴賓,贏得熱烈掌聲。

勞青處推動失業者職訓,委託救國團辦理氣球花藝策劃班,兩月專業洗鍊,成果耀眼隆重結訓。(記者廖承恩翻攝)
此次訓練班共招收30名學員,全數順利完成課程。承辦單位邀集專業師資,規劃理論與實作並重的課程,讓學員掌握花材應用、色彩搭配與造型氣球技法,進一步將「花」與「氣球」轉化為鄉村風、海洋風、畢業風等多元風格的場域佈置。學員在訓練過程中,不僅習得專業,更強化創意與實務能力,奠定日後就業或創業的厚實基礎。
勞青處長張世忠指出,雲林縣每年均規劃符合產業脈動的訓練課程,期盼藉由多元學習內容,協助縣民提升專業技能、掌握市場趨勢。他強調,職業訓練的價值不僅在於提升就業競爭力,更在於重建失業者的信心,使其透過學習找到成就感,最終順利重返職場,為家庭與社會創造穩定力量。
在成果展現的舞台上,學員們信心滿滿。有人立志創業,籌劃成立專業活動佈置工作室;有人計畫將新學技能融入原有職涯,拓展服務項目,增加市場競爭力。透過團隊合作與腦力激盪,他們不僅收穫了技藝,更累積了寶貴的人脈,並建立起積極向前的信念。

課程不僅帶來專業知識,更帶來自我突破與成長。(記者廖承恩翻攝)
多位學員感言指出,此次課程不僅帶來專業知識,更帶來自我突破與成長。從陌生到熟練,從不安到自信,他們在每一次練習中找到價值,在每一次完成作品時感受到尊嚴。學員一致感謝縣府與救國團用心規劃與資源挹注,使他們在人生轉折點上獲得新力量,迎向嶄新未來。
此次結訓,不僅是一場成果展演,更是一段新旅程的起點。透過花藝與氣球的交融,失業者展現出自信與希望,也象徵雲林縣政府推動職業訓練政策的具體成效。從學習到應用,從失落到再起,學員們用作品寫下蛻變的篇章,也為地方注入創新與活力。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廖承恩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