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官暫緩川普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外國學生命令 大陸學生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美國聯邦法官布羅斯(Allison Burroughs)23日裁定,暫時凍結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撤銷國際學生招收資格的決定,為數千名即將失去合法身份的國際學生帶來短暫喘息機會,但是校內千餘名中國留學生承受最大壓力,仍感到充滿不確定性。哈佛指控該政策是川普(Donald Trump)對該校「拒絕屈從於政治壓力」的報復行動。
根據路透報導,哈佛在當日稍早於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這項政策違憲且違反多項聯邦法律,若生效將對包括7,000多名持簽證學生在內的學術社群造成「立即且毀滅性的衝擊」。該校指出,2024年外籍學生佔其總入學人數的27%,其中中國學生為最大宗,占約五分之一,有一千多人。
法官布羅斯在裁定中表示,在正式聽證前,哈佛已證明若政策即時生效,將蒙受實質損害,故下令凍結該政策兩週,並安排於5月27日與29日召開聽證會。
該政策原定於2025-2026學年起生效,因為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指控哈佛「煽動暴力、反猶行為,並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但並未提出實質證據。白宮發言人則反批法院干預,稱「法官無權阻止行政部門主導國家移民與安全政策」。
哈佛大學校長加伯(Alan Garber)發表公開信強調,該政策是政府針對哈佛堅守學術自主所做的懲罰性報復。加伯寫道:「政府正非法試圖干涉我們的課程、師資與學生組成,這不僅傷害大學本身,也破壞整個美國高等教育的聲譽與吸引力。」
哈佛除此次訴訟外,亦曾為追回遭凍結的30億美元聯邦補助款提告。政府近日還威脅取消其免稅地位,並對其校務與招生進行調查。
哈佛的立場與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在川普政府施壓下,已同意調整課程並改革校內處理中東議題的管理制度。此前川普曾以「未積極打擊反猶行為」為由,撤銷對哥大4億美元資助。
此次政策對中國學生影響尤深。由於禁令可能擴大至其他學校,部分中國學生緊急取消回國機票,紛紛尋求法律協助。一名哈佛甘迺迪學院的中國學生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發文,稱校方正在起草聲明與美方交涉。文章後來遭刪除。
攻讀物理博士的中國學生張同學(化名)表示,中國學生目前如驚弓之鳥,有人甚至被建議避免搭乘國內航班或留在宿舍,以免遭移民官員突襲。他說:「中國學生感覺比其他國際學生更被針對。」
另一名就讀公共衛生碩士生的張同學則透露,因政策突襲取消了當天飛回中國的航班,並因此失去原訂暑期在非政府組織的實習機會。他形容心情為「悲傷且憤怒」,「一度以為是假新聞」。
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亞洲國家學校如香港科技大學,已對哈佛學生釋出橄欖枝,表示願提供無條件錄取與快速轉學安排。廣州的一名留學教育顧問認為,這次事件可能進一步加深中國家庭對赴美留學風險的疑慮,轉而選擇英國、澳洲、新加坡等其他英語系國家。
來自中國的趙同學(化名)原預計六月初辦理美國簽證,如今考慮延後入學或轉學。她無奈地說:「這真的打亂了我的人生規劃。」
中國外交部對此強烈批評,認為美國此舉將損害自身形象,並表示將「堅決維護海外中國學生的合法權益」。
面對法律與政治風暴,哈佛表明將堅持原則、捍衛學術自由,也誓言不會放棄對國際學生的承諾。
- 記者:愛傳媒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