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繁華背後的鄉愁/丁倩

丁倩
三坊七巷,
這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心臟,
在福州的土地上呼吸了千年。
白牆黛瓦依舊,
青石板路延展,
紅磚牆邊的古榕蔭蔽著光影,
仿佛在一呼一吸間,
便將歷史輕聲訴說。
這裡,曾是名士雲集之地,
林則徐的浩然正氣,
沈葆楨的開拓胸懷,
冰心的柔美筆觸,
林覺民的壯烈情懷……
一代代人物,
在這裡起步、成長、留下印記。
茶香與書聲從深宅流出,
巷弄裡的家國氣息,
至今仍在時光中縈迴。
然而對我而言,
三坊七巷不是簡單的古蹟,
而是生命的起點。
我在文儒坊出生、成長,
巷口的日子,
帶著尋常卻難忘的滋味。
塔巷魚丸的鮮香,
是童年午後的安慰;
同利肉燕案板上的敲擊聲,
像一曲伴隨成長的樂章;
還有熱氣氤氳的鍋邊糊,
在清晨的霧氣裡
溫暖過一個孩子的心與胃。
三十一年,
我遠離了這片青石路,
帶著鄉愁走過四方。
八月初,我終於歸來,
滿懷激動推開記憶的門扉。
眼前的三坊七巷,
已是另一番景象:
聞到茉莉的清香,
看到燈籠高照,
街道拓寬筆直,
古厝粉刷一新。
修復還原之後,
它被打造為「古色古香的閩都一條街」,
成為遊人如織的繁華所在。
可是,我的心卻在顫抖。
鄰居已經不在,
熟悉的笑聲消散;
巷口不再有人閒坐,
孩童追逐的身影也隱沒。
我在石板路上徘徊,
人聲鼎沸,卻聽不見往昔的聲音。
仿佛我所尋找的,
只存在於記憶深處,
再也回不來。
三坊七巷啊,
你用嶄新的姿態迎接世界,
卻讓我在熱鬧中
倍感孤單。
繁華背後,
我的心靈像一座空屋,
盛滿鄉愁卻無處安放。
離鄉三十一年,
我終於明白——
歷史可以修復,建築可以重生,
但屬於我的舊時光,
再也無法重現。
三坊七巷,
你是我靈魂的根,
無論外貌如何變化,
你永遠牽引著我,
提醒我來自何處,
也告訴我:
故鄉,永遠是歸不得的遠方!
(照片作者提供)
- 記者:好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