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大推1飲食法 介入最快1個月有效改善

國健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協助民眾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預防糖尿病、中風等慢性病。(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依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20歲以上民眾,每10人有近3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協助民眾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預防糖尿病、中風等慢性病,3年來已協助39萬人健康管理。營養師推薦,臨床研究發現,透過飲食介入,可在1至3個月有效改善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依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20歲以上民眾,每10人有近3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在進行完各類健康檢查後
,應留意健檢報告數據,檢視自己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
預防慢性病發生,除了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也可以透過定期檢查發現異常並及早改善;吳昭軍表示,重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等,通常都源自於代謝症候群。
吳昭軍提到,國健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協助民眾進行健康管理,以阻斷慢性病發生,藉由專業人員提供飲食、運動、戒菸等衛教指導,幫助民眾改善不健康生活習慣,執行近3年來,已收案約39萬人,在接受3次追蹤管理的10萬人中,有近5分之1更是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群。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翠華說,防止三高可以3招,像是雜糧飯、三碗菜及大豆魚。營養師表示,雜糧飯的膳食纖維可以是白飯的5至20倍,且含有豐富礦物質、維生素等。
黃翠華提到,一餐要吃三碗菜,顏色分配愈彩虹,也意味著植化素愈多,可強化心血管、對抗自由基及抗發炎等。
黃翠華表示,臨床發現,飲食介入1到3個月就可有效改善;「大豆魚」則建議可吃黃豆、黑豆及毛豆或是魚類,因為富有蛋白質,且魚好消化、油脂也非常低。
相關新聞
身體4症狀恐代謝差前兆!營養師示警:愛喝手搖小心
建臺高中報錯考科!國教盟轟教育部:怠惰 簡章明訂1機制可救
看東西變模糊!2前兆小心白內障 醫示警:年齡層逐漸下降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