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半導體課100%關稅!科技立委示警這事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透過AI協作分析,從短期商業角度來看,確實對台積電是利多。(圖/葛如鈞辦公室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出口到美國的半導體將面臨約100%關稅。對此,科技立委、國民黨立委葛如鈞透過AI協作分析,從短期商業角度來看,確實對台積電是利多,因為台積電已在美國亞利桑那設廠,只要在美國製造的晶片就可避開100%關稅。然而,對台灣經濟卻有4大挑戰,「這是戰略去台化的開始,不容低估」。
葛如鈞分析,從短期商業角度來看,確實對台積電是利多,台積電已在美國亞利桑那設廠,且蘋果已是其客戶;只要在美國製造的晶片就可避開100%關稅,具有直接競爭優勢;若其他亞洲晶片廠(如三星、聯電)未在美建廠,反而會被削弱。
葛如鈞說,這代表台積電能拿下更多「美國本地製造」訂單。例如蘋果、輝達未來都會更多地把單交給亞利桑那廠,這是商業利多。
但對台灣經濟是否就「無影響」?葛如鈞直言,絕對不是,雖然看似「台積電能在美國賺更多」,但台灣作為整體的半導體戰略中心與經濟體,反而面臨以下四大風險與挑戰。
葛如鈞說,首先,「製造能力外流」 ,台灣高科技就業與產值逐漸轉移,一旦未來越多訂單指定「必須在美國製造」才能免稅,高階製造能力會被迫外移;在台灣的工廠會被降為備援、非主力廠區,中長期衝擊台灣 GDP 與技術聚落;儘管總利潤沒少,但台灣本地的就業、薪資、科技投資會減少。
葛如鈞續指,第二,台灣的「晶片護國神山地位」被系統性削弱。美國這波「半導體國產化 + 關稅壁壘」政策,本質上是把原本仰賴台灣的科技戰略,轉為「有你很好、沒你也能撐」。當台灣不再是唯一的晶圓製造重鎮,其國際戰略價值會逐漸被去風險化(de-risk)。台灣若失去全球關鍵性,將更難獲得外交、安全支持。
葛如鈞提及,第三,「其他台灣IC設計、封測廠商未設廠者將直接受損」,像聯發科、聯詠、日月光等,產品仍需出口到美國應用端,將直接面臨課稅或轉單風險;這些中上游廠商多數尚未在美國設有製造據點,也無法短期補上。
葛如鈞最後說,「產業鏈分裂,台灣主導地位與整合能力下降」。台灣目前的競爭優勢來自「IC設計-製造-封裝-出貨」一條龍供應鏈聚落效應;一旦被強行拆開,例如製造搬到美國、封測搬到越南,效率、創新、成本將全線受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的「中心地位」會逐步被削弱。「這是戰略去台化的開始,不容低估」
葛如鈞感嘆,有人想「脫中入北」,結果變成「脫中靠北」了?想當棋手,又不用心下棋,還搞翻桌,結果就是大家一起幫他埋單。
相關新聞
川普對進口晶片課徵100%關稅!藍委嘆中央:猶如馬關條約喪權辱國
新關稅明天上路!朱立倫要賴政府「儘早說明」:別讓企業開盲盒
川普100%半導體關稅下聯電、力積電遭殃?學者分析未必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