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常見4疾病!中醫:嘴破1個月沒好小心

秋分常見4疾病!中醫:嘴破1個月沒好小心
中醫師提醒,秋分常見疾病包括口腔潰瘍、呼吸系統、胃腸道等。(示意圖/取自Freepic)

[NOWnews今日新聞] 秋分時節,夜晚時間會逐漸加長、白天愈來愈短,天氣會逐漸轉冷,中醫師提醒,秋分常見疾病包括口腔潰瘍、呼吸系統、胃腸道等皆會受到秋燥的影響。

新悅中醫診所副院長楊雅心提到,白露過後,氣候變得愈來愈乾燥,雨水量大為減少,除了呼吸系統、胃腸道之外,口腔、咽喉等,皆會受到秋燥的影響,一旦受到病邪的侵襲,很容易「上火」發炎,造成口舌生瘡,使人飽受「疼在嘴裡口難開」的痛苦。

楊雅心分享,上火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其分為「外來之火」及「內生之火」,外來之火的原因多是因外界風、寒、暑、濕、燥、火等現象,侵入人體生熱化火的結果;內生之火則是由於人體新陳代謝過於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產熱過多的狀況。

楊雅心說,常見上火的症狀有面色潮紅、雙眼紅赤、口乾舌燥、紅腫熱痛、口腔潰瘍、牙齦腫脹、煩躁失眠、鼻出血、舌紅苔黃、少尿便秘、發熱出汗等,都屬於熱症和火症的範疇。

其中,以口腔潰瘍而言,口腔內的黏膜是相當敏感的,楊雅心指出,容易因為個人體質、天氣改變而受到影響,尤其是秋天氣候乾燥,濕度下降,一旦人體水分攝取不足,就容易上火,口腔潰瘍亦因此而生。

口腔潰瘍俗稱「嘴破」,是秋天常發的疾病,楊雅心提到,臨床上是口腔黏膜出現一至數個的小潰瘍,潰瘍局部會有灼熱、疼痛的感覺,通常一般人在短時間內皆可自行痊癒,也因其病程不長,多數人總認為這是小病而不去就醫,靠免疫力自行治癒。

口腔潰瘍1個月沒好小心!中醫:拖延恐致癌變

但也有部分免疫力不好的患者,口腔潰瘍容易反覆發作,潰瘍數目增多,不論說話、吃飯、喝水,發炎處皆疼痛不堪,楊雅心說,此時更需多加注意,因為口腔黏膜癌的發生與慢性刺激有關,倘若口腔潰瘍患者病程長達1個月之久還不能痊癒,最好能至醫院檢查,以免繼續拖延病情,久而久之可能導致癌變。

日常飲食注意事項,楊雅心建議,平日飲食除了應該搭配食物的性質和作用來做合理調配,還需根據人、時、地、病等不同的辨證來作適宜的用膳。

楊雅心說,因燥氣導致火氣大而生口腔潰瘍的患者,建議除了飲食須清淡、多喝水之外,還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並善用寒涼性食材解決上火問題,如絲瓜、西瓜、薏仁等,都具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其中的纖維質除了可以幫助腸胃蠕動,預防秋燥便秘之外,同時也因為口腔潰瘍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2所引起,適量的攝食蔬菜水果可以及時補充人體所需,對口腔潰瘍的復元將有所助益。

此外,建議可以多吃番茄,因為番茄含有大量維生素B群、維生素C、茄紅素,每天適量攝取,對口腔潰瘍具有事前預防及事後療癒的效果。

禁忌飲食上,楊雅心提到,進入秋天以後,大自然中的水氣將不像夏天那麼充沛,不只空氣變乾燥了,人體的陽氣由強轉弱,人體內津液也開始減少,因此不宜熱補,否則就容易「火上加油」。

在天冷愛大啖薑母鴨、羊肉爐的饕客,楊雅心指出,此時就應忌口。除此之外,一切具高熱量、燒烤、油炸、辛辣、厚味等重口味食物,及酒、薑、蔥、蒜等,甚至是溫熱性質的補藥都應該禁食,以免加重病情,嘴巴「越補越大洞」。



相關新聞


迎秋分!中醫揭臨床1症狀:秋燥典型表現


電子大廠主管「每月偏頭痛15次」!醫:不是一般頭痛 止痛藥沒用


15歲青少年感冒喉嚨痛!突胸痛「確診心肌炎」進加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