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 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百年排灣文物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再現族群風貌


「Ki 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百年排灣文物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再現族群風貌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10月1日,來自瑞典南排灣百年文物正式在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對外展出,揭開特展【Ki 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的第二階段開展活動。


這批文物的離鄉,源於20世紀初的「臺灣有用植物調查」。植物學家川上瀧彌與助手中原源治,深入臺灣山林採集植物的同時,也攜帶走了來自部落的文物與記憶。瑞典民族學博物館自烏姆勞夫公司購得首批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成為今日館藏的基礎。


而這場跨越近8,000公里的文化對話,真正的起點,是2020年。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為了尋找這批文物的原初社群,分別聯繫了國立臺灣博物館、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及中央研究院,並於2022年與獅子鄉展開文物返鄉對談。48件展品,來自1900年代初的南排灣族群生活。有的曾是家族禮服上的裝飾,有的是日常用器,也有的是儀式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Ki 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百年排灣文物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再現族群風貌


獅子鄉公所表示,這批文物的展出不是結束,而是文化連結持續深化的起點。未來將透過常設展策劃、國際交流與在地合作,讓這些物件不只是展覽品,更成為族人記憶、知識與工藝再生的媒介,帶動更多文化對話與創新行動。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Ki 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ー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

• 展覽期間|114年10月1日 至 115年3月31日

• 展覽地點|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陳列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